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文明破晓TXT全本 > 第964章 新秩序六(第2页)

第964章 新秩序六(第2页)

将思想定为敌人其实很可怕,这种事情很容易扩大化。荷兰政府愿意放弃一部分人来换取荷兰的安泰,但是荷兰不愿意放弃太多。或者说,不愿意被人趁虚而入。

李润石笑道:“中国国内也有各种思潮,也存在有着极端主义思想的人。现阶段的问题在于先确定这些思潮对于人类和平发展有害。甚至在德国国内,我们也不能认为反抗外来压迫的想法就是错的。错的是采取的手段。

更重要的是,中国认为世界需要和平发展,只有建成有利于和平发展的世界新秩序,才能让大家真正放弃战争这个手段。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有句古话,不平则鸣。中国反对战争,不反对反抗。包括不反对在很多事情上遭到质疑和反对,只有进行充分交流与斗争,才能真正推进全球的发展。”

荷兰首相也不知道该不该将李润石的话视为威胁,但中国并没有提出推翻荷兰政府,否定王权。荷兰倒也可以接受中国的态度。

在会谈的最后,荷兰首相表示,“我们不反对法国获得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但是我们反对帝国主义的法国。”

在与欧洲国家的交流中,李润石发现欧洲国家领导人的态度与荷兰政府差不多,他们未必是反对法国,而是担心法国压制其他国家。但西欧与东欧国家还有一个担忧,那就是中国会过分倾向于苏联。尤其是东欧国家的领导人更担心苏联。所以这些国家也就希望欧洲能够出现一个对抗平衡苏联的势力。

这个势力最好是中国。如果中国不接受,法国也行,甚至德国也行。

何锐生前就与李润石谈过这些事情,李润石完全能够理解欧洲国家的想法。现在充分与欧洲国家接触后,李润石有了最现实的感受,最大的感觉反倒是欧洲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就是中国战国初期水平。

高强度长时期的对抗迫使欧洲国家必须寻求突破,所以2000年前的中国战国时代就是百家争鸣,文化突破性发展的时代。同样,人人都厌恶连绵不断的战争与死亡,这也为之后的秦汉大一统的帝国时代创造了思想基础。

身体很疲惫,李润石却去找了前总理吴有平。吴有平正在为何锐守灵,何锐的生前只是留下遗嘱,自己对于后事没什么要求,简办。不要扰民。

李润石政府公布了遗嘱,却还是举办了全国范围内的吊唁仪式。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政府本身,而不是为了何锐。这就是政治的残酷性,只要有利益,就会被执行。

吴有平此时正在何锐灵堂边缘,看着电视台直播。合法性是任何政权的根基,满清朝廷维持了200多年,不仅被日本、朝鲜、越南视为蛮夷。在中国国内也被视为异族。满清覆灭的时候如尘如土,缺乏合法性就是根本原因之一。

让全中国有电视的人看到何锐的遗容,就是强化新中国合法性的手段之一。中国人民数十年痛苦种积累的愿望,何锐都实现了。中国人民几千年来追求的目标,何锐也给实现了。甚至人民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何锐也在他的人生中力所能及的进行了阐述与解决。

如此功绩,何锐即便称帝,也没人能阻止。但何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清形势,所以开创了新的理念。自始至终,何锐都坚持一件事,他只是中国广大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为人民服务,就是新中国的法统。

见到李润石过来,吴有平迎了上去。李润石与吴有平到了旁边的房间,李润石就问了一个问题,“总理,您认为中国的工业化是温情脉脉的么?”

吴有平摇摇头,“工业化哪里会温情脉脉,新中国的工业化只是比欧洲更有效,所以初期的痛苦时间更短。很多人甚至还没来得及感受到痛苦,残酷的高积累时代就结束了。”

李润石也这么认为,只是还不敢完全确定。见吴有平也是如此看法,便更有信心。吴有平问道:“李主席有新感受了?”

“不是新感受,只是感觉更接受这样的看法。”李润石有些感慨的答道

在高强度对抗中崛起的欧洲将满清打的满地找牙,倒是理所应当。但何锐建立新中国后,中国就焕然一新。李润石认为何锐并非是修补,而是真正把中国拖入到工业时代,不管中国人民是不是高兴,就硬生生把中国人民投入工业化生活之中。

苏共其实差不多,只是何锐在经济方面的能力太强,以至于本该是血腥残酷的工业化,在何锐这里虽然如同严父的逼迫,但整体上却是温情脉脉。

李润石将自己的看法做了个总结,“至少人民得到了国家发展的红利。”

吴有平轻轻摇头,叹息道:“是国家有能力将利益兑付给人民。主席不在了,我反倒更感受到他在经济方面的洞悉力与执行力。”

李润石有同样的感慨。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到现在,中国战死百万,受伤300万。满清最后的时代,正规军伤亡也没有这么大。而且满清根本没有能力承受这样的伤亡,最终以可耻的形象被钉在耻辱柱上。

新中国承受了这样的伤亡,甚至没有在社会上出现任何公开的负面影响。原因就如吴有平所说,何锐已经向人民兑付了承诺,人民的收益远超他们的想象与理解。

此时外面传来工作人员的声音,看来像是在阻止什么。吴有平起身走到门口,就见工作人员正在努力搀扶起一些跪地叩头的吊唁群众。

吴有平叹息一声,却也没出面干预。他对身边同样没有出声的李润石说道:“李主席,在未来,随着人民能力的提升,他们会更清楚的认识到主席为大家做了什么。我希望这种认知不要变成未来对立的导火索。”

李润石只觉得自己的担子更沉重许多。吴有平说的很对,何锐将投入产出比推到如此程度,未来的中国民众必然会真正认识到何锐如何创造出中国领导的全球大市场。到了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的时候,很多人的反应并不会是正面的。

方向错误了,知识越多越反动。李润石心中冒出这样的念头。但是要不要把这话讲出来,李润石还在犹豫。在没有面对路线斗争的时候,如此挑明矛盾并不有利于团结。

最后,李润石还是开口了,“总理,根据你的观察,人民感到了恐慌么?”

吴有平叹道:“也许人民现在最迷惑的是,大家觉得自己应该恐慌,却完全找不出恐慌的理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