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是陈记米铺的人,他们家的粽子最大,一次给发两个,虽然用的是陈米,味道不怎么样,但一个就能吃饱。”
平安很感慨。
想当初,她靠着这两个粽子可撑过了刚穿过来、险些被饿死的局面。
连云看着那比别人家大上两倍的大竹筐,还有那壮实的大汉,不由点点头。
“那他们家很有善心,可是,这么多家都来发粽子,能发完吗?”
吃不完会浪费。
一路上,
连云很少看到有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先生说:最厉害的人,是依靠自己的能力维持生活的人。
所以,在这样的教育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连云的认知有些偏差,认为所有能挣到钱的人都不会来拿免费的粽子,她没想过不是每个人都想靠自己,都能靠自己。
听着连云近乎天真的言语。
平安笑道:“首先,商人不会无缘无故做善事的,有官府文书,最积极响应官府活动的商家,下一年可以少收一厘赋税。”
别小看这一厘,那得看拿到这份文书的商人摊子铺的有多大,越大,省下的银子越多。
连云没学过这些,顿时惊呆了。
愣愣道:“还能这样?”
“可……这是可以的吗?”
律法上,好像是不可以的。
连云不知道自己记得对不对,要是对的,官府怎么会这般明目张胆?
平安压低声音。
“当然是不可以啊!”
“但是,据说现在的知府是皇帝最信任的心腹,官府既然敢发文书,上面肯定是有人撑腰的。”
平安顿了顿,拉着小云儿往旁边走了走,别挡着过路人。
继续道:“再说,自从发布了这卷文书,光咱们扬州城的赋税,比以前可多了这个数。”
平安摊开手掌,晃了晃五根手指。
连云低声道:“五十万?”
平安瞥了她一眼,嗤了声,加重声音道:“五百万!。”
“而且,等商路彻底通畅了,以后少说还要往上翻两番。”
“这么多!”
连云小小的惊呼。
平安:“可不是,再说,有官方文书吊着,官府办活动,城里的商户多少都要承担一部分银钱,这样的话,官府花的就少了。”
“不过,这新知府是个好官,省下来的银子都花在老百姓身上,租卖农具、耕牛,鼓励百姓开荒免赋税,传播农桑知识……”
对这点,平安很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