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年代女配重生 > 第203章(第2页)

第203章(第2页)

再次见到白厂长,他看到来签署合约的是孟笙笙,有些吃惊,面色奇怪的看了看她。

不过这个烂泥一般的厂子,他是懒得再待了,所以非常配合,让签字就签字,毕竟他已经在新整合的总厂谋了个职位,虽然不是厂长,但是也是一个有实权的位置,总比继续待在这个厂里被人追债要好得多。

大部分人都跟着去了总厂,留下的员工不超过两千个,让孟笙笙没想到的是,其中一半的工人都没超过三十岁。

原本她还以为大多数年轻人都会跟着进国棉总厂,留下的都是被国棉厂不要了的中年人或者将近退休的工人。

孟笙笙后面了解了一下,发现年轻职工比他们的长辈要看的开的多,老一辈的人只觉得跟着总厂更踏实,更有保障,新一代的厂里职工,却早已经打听到了,素笙厂里的职工,工资可比国棉厂里的职工要高出很多,他们宁愿选钱多的,也不要钱少的。

另外一部分人则是对国棉厂产生了深刻的怀疑,毕竟就是那些狗屁的领导,才把厂子搞垮了,现在新厂子的领导,还是那批人,以后那新厂会不会又走向死路,他们可不想去赌。他们还听说了,这个厂的老板,每个月给工人的工资,都是能拿到手里的,对他们来说,能拿到手里的,才是真的。

总而言之,只要有钱拿,不要让他们和以前一样,一斤米面都买不起,他们就愿意干。

第82章第82章

接手过程偶尔有些麻烦,但是中间有政府和各位领导的协调,总体上来看,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很顺利就把三厂弄到手里了。

这边刚把厂子弄到手,听到了风声,各方要债的企业和银行就来了。

孟笙笙先把公司的钱拿出来了一部分,还了三厂欠的银行贷款,把三厂厂区的地皮赎了回来。

第一个要先解决的,就是纺纱厂、印染厂这种棉纺厂的上游企业。

孟笙笙先是让公司的人先检查了和三厂签约的几个企业的产品质量,如果几个厂子的产品质量并不差,孟笙笙也就没干过河拆桥的事,亲口和几个厂的厂长承诺,产品质量合格,她就愿意继续用他们的原材料,以前的欠债不可能一口气还完,得慢慢的,一点点的还,分四年还清。

这些厂子的领导就没有不应的,只要素笙公司要他们的货,他们就有钱赚,就能解燃眉之急。

总之,只要有钱赚,那些人也不咄咄逼人,非常容易就被打发走了。

接着,就是欠棉纺三厂钱的下游企业了。

孟笙笙知道,这些厂子也都没钱,这时候去要帐,也要不回来,还不如合理利用他们厂里的产品。

像是家用纺织厂、服装厂这些,孟笙笙也有能用的到他们的地方,孟笙笙就和他们签合同,素笙需要的手提袋、礼盒彩带、衣服上的小饰品,围巾,发圈……都是他们能生产出来的东西,签的合同也很灵活,一年一签,他们这些厂子,给素笙公司供货,素笙也只会支付原价的百分之七十,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就当抵债了。

直到欠款还清,他们素笙再根据产品质量考虑是否续签合同。

这时候的厂子都难,好不容易来了一个愿意付钱的,他们不同意才是傻子,签合同的时候,都是跑着来的,生怕来晚了对方会后悔。

原本差点砸手里的国棉三厂,到了孟笙笙手里,直接就给把它给救活了,不仅如此,还间接救活了这条产业链上的好些个快要坚持不下去的厂子,让更多的工人有了活路,直让那些暗地里想看笑话的人目瞪口呆。

乌光济顺利解决了国棉厂的重组改革,又被调了回去,还升职了,乌光济联系的主管改革的那位区长和他领导交流的时候,就直言不讳的说道,“真是不能小看女人,这位当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计划经济时代来临了,淹死了多少不知变通的企业,可像这位硬是自己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出来,脑子灵活,和那些当官当久了只知道照本宣科的企业领导比起来,当真是厉害的多。”

负责经济体制改革的副-省-长说道,“以前咱们国家照搬人家的经验,整个市场越来越死板,现在改革了,每个企业就得自己负责生产,自己负责销售,不灵活,根本玩不转。改革,就得需要这样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越多才越好,才不会像咱们北边的邻居,弄得整个国家都没了。”

把这一切处理好了,夏天也要到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