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好的漆器会送入漆房等待固化,完成后会取出来绘制另外一面,在完成面漆或者推光工艺后,才会最后完工。
列索阿格介绍道:“肘子你告诉我们的剔红和剔犀,涉及到雕刻工艺,不是厂里的职工一时半会儿能够学会的,因此我们结合实际,主要还是在仿楚汉漆器,仿岛国莳绘漆器上,继续发挥我们绘画工艺上的长项。”
“不过我倒是根据你提出的思路,自己试着玩,搞出了一些东西,不知道能不能够入你的法眼。”
“是吗?哪儿呢?”
“我们还是去会议室说吧,客人们估计都憋得狠了。”
“啊对。”周至笑道:“一时看邓老师的手艺看入了神,忘了还有几位全副武装的了。”
和很多工艺厂一样,厂子的会议室本来也是一个陈列室,这里成列了许多厂里的工艺品,最新的几样,却是墙上的几幅漆画,以及几个葫芦。
“真漂亮啊……”松井造看着墙上的漆画,由衷地赞叹道。
画面上是各种色彩呈现出来的一种非常自然的堆叠花纹,好像雪花牛肉的切面,或者大理石的天然纹理,但是颜色更加丰富多彩,鲜艳光洁。
自然,瑰丽,神奇,就好像曜变釉那样,半为人工,半为天成。
在人类的美学心理当中,这是一种令人天然亲近的图案,像一副抽象画,可以任由人天马行空地发挥自己的想象。
周至只看了一眼,就哭笑不得地说道:“阿格大哥,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是呀。”列索阿格说道:“收到你发来的图册,我结合了剔犀工艺和岛国肉合莳绘工艺,用百分之六十五的生漆和蛋清乳合,调成厚漆,再通过滴、甩、丝瓜布滚、拖等办法,在刷好底漆的板子上起料,制作出凹凸表面,待干后再用不同色漆分层髹涂。之后在重复几次这样的过程,等到漆料固化以后,加以研磨。”
“由于各个漆层高低不同,打磨后就能够显现各种各样接近自然产生花纹,这里边个人的创作最多占到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必须等到打磨完成以后才知道,因此都只能在创作完成后,再根据图案的样子给作品取名字。”
“明白。”周至说道:“就好比我们老家的人在长江边上捡长江石,见到色彩斑斓图案独特的,再绞尽脑汁想一个神似的名字出来,石头立刻就身价不菲了。”
说完指着墙上一副有黑色、棕红色和金色大漆创作出来大画道:“比如这幅,就好像一块荞麦地,名字叫做《金色麦田》就不错。”
“是这个意思!”列索阿格连连点头:“肘子是懂我意思的!”
“的确很漂亮!”周至说道,语气里有些哭笑不得:“但是阿格大哥,忘了告诉你了,我们国家的漆器还有一项工艺,叫做犀皮漆。和你现在的创作手法几乎完全一致,你这不能算是独创工艺,最多只能算是神追古人了。”
“是吗?”列索阿格听说后不但不懊恼,反而更加惊喜:“你是说我这个是一种古法?”
“对,明代的漆工名匠黄成编着的漆器专着《髹饰录》,全面地叙述了有关髹漆的各种技法。里面有一段描述‘犀皮或作西皮,或犀毗。文有片云,圆花松鳞青者般’。近有缸面者,以光滑为美”
“意思是说在明代就有漆工能够将这道工艺做到大缸表面,创作巨幅作品了。”
“至于人们何时创作出这样的漆器手法,有一种观点认为是从马鞍得到的启发。”
“这个观点最早起源于唐人赵林的记录,后来被元人陶宗仪所引用,在《辍耕录》中,他引用了赵林的观点,认为‘西皮髹器谓之西皮者,世人误以为犀角之犀,非也。乃西方马鞯,自黑而丹,自丹而黄,时复改易,五色相叠。’
‘马镫摩擦有凹处,粲然成文,遂以髹器仿为之。’”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大家解释犀皮漆的时候,大多都顾名思义地联想到犀牛,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实际上是马鞍子被施加了多层漆料,之后由于不断被摩擦,有凹下去的地方,就显露出一层一层的颜色,漆匠就根据这种自然形成的纹样,刻意复制,就造就了犀皮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