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水浒传的潘金莲的扮演者 > 第543章 景王会选哪种官制(第1页)

第543章 景王会选哪种官制(第1页)

李格非向陆鸣、李助、李清霜等人详细说了一下历朝历代的官制体系。

他先从汉朝官制开始讲。

“大家都知道,汉承秦制。”

李格非边说边拿笔画了起来。  “汉朝基本沿用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不过汉朝皇帝觉得丞相的权利太大,怕再出现赵高之类的权臣,于是开始限制丞相的权利,将丞相的决策权夺过来,由内朝的尚书台来掌控,由此形成内外朝制度。”

李清霜等人看着李格非画的图,轻轻点了点头。

李格非继续说下去。

“随着时间的发展,大家发现三公的权力虽然受限,不过权力还是很大,比如霍光就是大将军加大司马总领朝政,又比如王莽以大司马的身份夺取政权。”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吸取西汉教训,架空了三公的权力,由尚书台来掌握实权、统领六曹。如此一来,尚书台的权力越来越大,尚书令越来越接近丞相了。”

“到了三国后,为了限制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出现,尚书台也改名为尚书省,只有执行权力。”

“不过三省六部制最终成熟是在隋唐。”

李格非简单画了一下。  “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统管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六部,负责执行。”

“三省职责很清晰,可以相互牵制,避免权臣出现。”

“可是弊端也很明显,容易相互扯皮,效率低下。”

“为此,在唐朝后期,三省长官定期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事,从此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

李清霜听到这里有些感慨。

本来是要分散相权,最终还是走向合一。

是为了皇权安全,还是为了办事效率,朝廷也很纠结啊。

她突然很有兴趣,想知道宋朝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陆鸣之前大概有些了解,当然宋朝官制真的很复杂,他也想听听李格非怎么说。

李格非继续说下去。

“到了本朝,”李格非觉得不妥,立即改口,“到了宋朝,三省虽然存在,不过已经混同为一省。”

李格非拿起笔又画了一幅图。  “既然将相权的决策、审核和执行三权分开会导致效率低下,宋朝干脆不分开,而是将最重要的军权和财权单独分出来,让宰相只有行政权。”

“将度支、盐铁、户部独立出来成立三司,直接向皇帝负责。”

“设立枢密院来统领军政,怕枢密院独领兵权,朝廷又做出限制,枢密院只有调兵权,统兵权在三卫禁军。”

“如此一来就形成二府三司制,再加上御史台,四者权力相互制衡。”

“当然,二府三司制也有弊端。行政、军政和财政分开后,也会导致协调问题、政出多门、机构臃肿、效率偏低等等问题。”

“官制的发展大概是这样,当然还很多细节没有说,比如宋朝采用弱化地方的措施,将地方财物和精兵收归于中央等措施。”

大家静静听李格非说完,才知道整个官制的演变是这样。

为了限制相权、巩固朝廷,历朝历代真的用尽心思。

我们该用什么呢?

按理说,宋朝是吸取之前朝代的经验教训形成的,应该是比较好。

可是景王会用吗?

大家纷纷望着陆鸣。

其实陆鸣对官制还是有一点了解。

宋朝为了相互制衡,实在太复杂太庞大,行政机构重复,冗官非常严重。

宋初内外官不过三、五千员,到宋仁宗年间,已经激增为两万多官员了。

到赵佶时代,一度高达四万八千人,哪怕宋朝再富裕养这么多官也不容易。

为什么在宋朝会有那么多改革,连赵佶也支持蔡京新政,因为不改革朝廷财政会很困难。

陆鸣想简单一些,心中有些偏向明朝的内阁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