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偷天换曰 > 第8章 窈娘护夫二(第1页)

第8章 窈娘护夫二(第1页)

县令被杀,县尉可不敢大意,当即调动县内所有武装力量围剿金人,不幸的是县尉在围剿金匪时急于复仇,误中圈套,也被杀。

这场仗不算大,兵士没死什么,可是却死了县令、县尉两个县里最大的行政长官,直接惊动了大名府和朝廷。

胡虏作乱后,又有流匪趁机抢劫,至此阳谷县的军政情况可以说是焦头烂额,缺兵少粮,治安差到了极点。

而谁也不敢保证金人不会不再次犯边,同时还得防止流匪再次趁机抢劫,此时此刻,不管是谁,有钱的要出钱,有力的要出力。

这是目前阳谷县迫不得已的实际情况。

在古代,你可不要以为某县一有啥武装冲突,一县死了县长、县公安局长,便会立刻传遍全县老百姓,妇孺皆知。

这毕竟是在古代。

即使是改朝换代新皇登基这样的大事儿,有些偏远蛮荒的地方过了好几年也还是不知,这也是常有的事儿

赵窈娘一介村妇,杨家岭又偏安隐身于阳谷县东北的老狼山中,是个穷乡僻壤的小村,距离阳谷县城有一百多里路,几乎与外界与世隔绝。

古代可不比现代有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古代信息传播与现代相比落后得多,信息十分闭塞。

故阳谷县城发生的惊天动地的大事都过了一个多月了,杨家岭里的人对此,却还是一无所知,这其实也是再正常不过,是以,赵窈娘自然是不知道。

可不知道,不等于外界没有发生。

自元宵一仗,阳谷县军政岌岌可危,目前急需扩充县里面的武装力量。

宋朝军制不同于唐,宋朝军队调动遵循“强干弱枝,内外相维,内外相制”原则,这种原则可以防止官兵勾结,有防于地方作乱,但如此一来,军队调动的效率就变得十分缓慢。

军种也分为禁军和厢军,而厢军又分为厢军、乡军和藩军,禁军是天子之军,声名显赫,自是不必多说,厢军次之,按军功也可转为禁军,藩军相当于野战军,待遇也不错。

唯独乡军,不伦不类,有点儿像现代的民兵,没有编制,终身无保障,也没什么名誉,入乡军还经常会被人看不起,是以老百姓对当乡军并不以为荣,反而有点为耻。

乡兵不是朝廷招募,而是州县在缺乏战斗力时,州县长官自己招募,说白了,就是给县里干活儿的,这种军种没有清晰的前途,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不愿意参加这类兵种。

阳谷县属于大名府管辖,按理县衙兵力不够,可以申报府衙请求调动一部分厢军来驻守,可军队调动需要遵循“强干弱枝,内外相制,内外相维”的原则,大名府的厢军调动需要上报中央朝廷兵部,兵部又需得汇报枢密院,枢密院又得同三衙合议,效率十分低下,如此一来,先不论能不能调来大名府的厢军,光走程序,最起码就得一个月。

调厢军相助时间太长,而目前阳谷县的军政情况又是岌岌可危,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又要打土匪,所以目前最好的办法只能是招募乡兵。

征兵的想尽快征到可用之兵,可被征的人,说个良心话,乡兵最为人看不起,没什么好待遇,也没什么荣誉,更没什么保障,可战事一旦触发,乡兵也得上战场拼个你死我活。

如此一来,当这个乡兵十有八九就是去当炮灰,去送死。

要银子没银子,要荣誉没荣誉,捞不到任何好处,除了走投无路没饭吃的人,试问还有谁真心愿意去当这个劳什子乡兵?

在生命面前,活得再苦总比死了好,好死不如赖活着。

因为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还有未来,尊重生命是人的本性。

是以征乡兵与被征为乡兵,本身就是个不可调和的矛盾,无关乎谁对谁错,也与贪生怕死没有太大关系。

这纯粹是一个职业选择和利益倾向的问题。这就是阳谷县目前征兵人们为什么逃之夭夭的核心原因,没油水没前途的事,谁愿意干?

可怜这位大老粗县尉初来乍到,哪能悟出这当中的缘由。他只能怪这里的民众觉悟低,不爱国,贪生怕死,是孬种。

当然,这其中的厉害优劣,窈娘不懂兵制,自是也不知道,她不让丈夫当兵,是出于他的安危以及遵从祖训的考虑,并没有看不起乡兵的意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