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研究人员把观测数据呈现给了荀敬昌:“从六月六号开始,在柯伊伯带和奥尔特星云之间,出现了引力异常点。”
“还有,之前我们对于红夜事件的推测模型也是错误的。”
另外一位天体物理学院士补充道:“万有引力常量的变化并没有波及整个宇宙,只在太阳系中……而根本原因就来自于那个引力异常点。”
“它在……撕扯太阳的引力。”
荀敬昌看着屏幕上的观测图像,久久不言。
在太阳系最外围,人类所知之甚少的冰冷地带。
此时似乎正在发生着一些人类所无法理解的重大事件。
仿佛是有一个巨大的黑洞,从虚空中浮现,然后开始对太阳系外围的空间进行扭曲,扰动着原本的引力空间。
……
太阳系的结构,人类最为熟悉的是柯伊伯带以内的八大行星。
然后是位于海王星轨道外侧,黄道面附近的由陨石和小行星、矮行星组成的柯伊伯带。
从柯伊伯带再往外,就是球形的奥尔特星云。
这是一个包围着太阳系的球形云团,布满着不计其数的彗星。
因为它只能受到微弱的太阳引力,又几乎无法得到恒星的照射,所以这里是一个极寒的宇宙地狱。
至于它的形成,对此时的天体物理学家而言还是一个谜。
但科学家们普遍认为的是,他是太阳系形成时恒星和行星的残留物质。
根据科学家们的猜测,在之奥尔特星云中,应该存在着一个质量巨大的与太阳相对应的“冰山”,那里是彗星的家。
只不过由于人类目前发射最早、飞行最远的旅行者一号想要到达奥尔特星云也还需要三百年的时间,所以这个猜测,也就一直只是一个猜测没有被引证。
但现在,看着奥尔特星云中的引力异常,荀敬昌隐约感觉到,之前的猜测似乎要被证实了。
他从试验台上取出纸笔。
在纸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圆,然后又以一半半径画了一个小一些的圆,然后在这个圆中心的位置,用笔涂出来一个黑色的实心圆圈。
随后围绕着圆心,画过两道顺滑的椭圆。
一道在小圆范围内,一道在大圆范围内。
围观的研究人员都能看得出来,从外到内依次是奥尔特星云、柯伊伯带、两颗彗星轨道和太阳。
荀院长这是打算计算彗星。
“我们需要先验证一下在奥尔特云中,是否客观存在着一个‘冰山’。”
“彗星应该是验证的唯一途径了。”
众人纷纷点头,认真的聆听着。
在奥尔特星云的众多彗星中,最有名的必然是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是人类有天文观测以来,记录最早、着笔最多的一颗彗星。
所以数据会相对详尽一些。
不过,问题在于哈雷虽然来自于奥尔特云,
但被太阳引力捕捉之后,其实他就已经和奥尔特云的“冰山”彻底失去了联系。
因此通过哈雷彗星来测算奥尔特星云的引力肯定是没可能的。
荀敬昌自然也知道这个情况:“虽然哈雷彗星对测算奥尔特云引力没有什么用处,但可以把它当做一个绝佳对照组——只受太阳引力影响的柯伊伯带引力圈天体。”
“而另一个对比对象,”他用笔尖抵在更大的一个椭圆上:“伯恩斯坦彗星。”
和哈雷彗星不同的是,伯恩斯坦彗星的远日点接近四万个地日距离,约0。6光年。
它是真正的一颗从奥尔特星云出发,并到达太阳的彗星。
对于测算奥尔特云引力情况,是个绝佳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