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渡,你怎么看?”
皇帝看向始终沉默的人,“你说,孤该叫李元阙回来吗?”
第95章
随着皇帝的点名,这座殿中所有人,都将目光移向了光渡。
按理说,今日所议之事完全在工部管辖外,皇帝带光渡进来,本身就已经代表着一种新的变动。
权力场的水面上每一点细微的波澜,水下都是滔天的浪涛。
兵部尚书今日却连进殿的资格都没有,当然,因为李元阙的存在本身,就将兵部架空至形同虚设,虽然有这个原因所在,但看上去毫不相关的工部尚书,却在桌上坐下了。
而如今,皇帝亲自开口,要光渡说话。
几位老臣心中迅速收好眼中的惊异,心中做着各自的打算。
这位光渡大人,是会提议该继续和蒙古维持联盟,还是借着李元阙回归一事,再做文章?
或者更近一步。
他是该支持细玉尚书的提议,策划一场鸿门宴,还是反对?
皇帝抚掌而笑,“此计进退有度,着实甚妙。光渡,你可真是没叫孤失望。”
可光渡再次反转,“他若是不敢回来,反而是陛下的机会,西风军行军疲惫,刚从前线班师,粮草军备已尽是消耗殆尽,比不得陛下的兵休养生息多时,他仓促迎战,反而是我们的机会。”
户部尚书拟封李元阙赐赏,愁得一夜都没睡,连夜拟了十几个方案,依然拿不准皇帝最准确的意思。
主和的礼部尚书,紧绷的背脊松懈下来。
“而陛下,也只需要看他到底回不回来。”
简单几句寒暄后,户部尚书便隐晦提起,光渡闻弦歌而知雅意,轻声说了句“类如曹相”后,独自迈入大殿。
他还没有反应过来,只以为光渡是在劝谏,心中吝啬地给出赞扬,光渡虽然是个年轻气的,但至少没有像朝廷上的那些愣头青一样,做事如此大火气。
礼部尚书已经懵了,但他这种老狐狸,已经品出几分光渡的用意。
翌日上朝时,他特地等了光渡,终于在光渡出现在宫门前时,他才“正好”从马车上下来,与光渡一同入宫。
只从昨日看来,光渡对皇帝于此事上态度和心思的了解,显然远超出于他,而这件事要命,他确实需要从光渡这里,探探皇帝的意思。
“陛下不如赐以厚赏,召李元阙回中兴府犒赏,接下来,就只看李元阙会如何做。”
皇帝要一个个听过他们的意见,是真的在思考揣度,还是他心中已经拿定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