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宋词三百首在线 > 第40章(第1页)

第40章(第1页)

西江月

新秋写兴

天上低昂似旧①,人间儿女成狂②。夜来处处试新妆③,却是人间天上。不觉新凉似水④,相思两鬓如霜。从海底跨枯桑⑤,阅尽银河风浪。

【注释】

①低昂:起伏升降,这里指日落月升,星转斗移等天象变化。

②狂:狂欢,如醉如痴欢乐。

③试新妆:穿新衣。

④新凉:新秋带来的凉意。

⑤梦从海底跨枯桑:梦见在海底跨越枯死的桑田。《神仙传》有沧海屡变为桑田之说,此处暗用之。

【简说】

从题目看,这是一首写七夕的词,实际上,是借七夕抒写故国之思。

上片侧重写七夕儿女狂欢景象。起两句紧扣新秋,分写“天上”和“人间”景象。天上日落月升,星转斗移,这景象和往年一样。“似旧”暗示自然界景象虽无变化,但人间已是沧桑。可人间却是少男少女狂欢七夕,把刚刚过去的巨变完全忘却,这不能不令词人感慨。“夜来”两句一写人们欢乐心情的表现——处处试新装”,二写词人的感慨。这里的“人间天上”也不无讽喻。“却是”二字,言外寄讽,不露声色。

下片抒写词人感受。“不觉”句写词人久坐沉思,忘却了外界的一切,不知不觉夜已很深,新秋的凉意打断他的深思,方感到今年的秋夜格外清凉。实际是词人内心凄凉。“相思”句,则非常深刻地写出词人忧思之深之苦,仿佛一夜鬓白成霜。结尾两句,词人以跳跃的笔法,想象的羽翼,忽而下到海底,忽而飞到天上。这里明写梦境,实写世事的巨变和词人历经政治风浪的情况。全篇主旨,在这两句中得以集中阐发。全词格调低沉悲凉,忧思故国之情与凄冷的景象交融,读来给人以沉重之感。周密(四首)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济南(今山东市名)人,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市),居弁山,自号弁阳啸翁,又号四水潜夫。曾做过义乌(今浙江县名)令,入元不仕。有《草窗词》、《洲渔笛谱》、《齐东野语》、《癸辛杂识》、《志雅堂杂钞》、《浩然斋雅谈》、《武林旧事》、《澄怀录》、《云烟过眼录》各若干卷传于世。

周密善书画,词与王沂孙、张炎齐名。《绝妙好词》七卷是周密所编选,共选录南宋初张孝祥至宋亡时的仇远共一百三十二人的词作三百八十五首。选录标准偏重于音律精严、清丽圆美的雅词,亦即注重在形式方面。戈载说周词“与梦窗旨趣相侔……其于律亦极严谨。”(《七家词选》)陈廷焯说“周公谨词刻意学清真,句法、字法居然合拍。”(《白雨斋词话》)是指出周密与吴文英、周邦彦等一脉相承之处是那些音律技巧,至于内容方面,则显得较单薄,不能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

曲游春

禁烟湖上薄游①,施中山②赋词甚佳,余因次其韵,盖平时游舫,至午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断桥小驻而归,非习于游者不知也。故中山极击节③余“闲却半湖春色”之句,谓能道人之所未云。

禁苑东风外,飏暖丝晴絮,春思如织④。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⑤。漠漠香尘隔。沸十里、乱弦丛笛⑥。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⑦。柳陌。新烟凝碧。映帘底宫眉,堤上游勒⑧。轻暝笼寒,怕梨云梦冷,杏香愁幂⑨。歌管愁寒食。奈蝶怨、良宵岑寂⑩。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

【注释】

①禁烟:陈元靓《岁时广记十五》引《岁时杂记》:“去冬至一百三日为炊食熟,以将禁烟,则饔飧当先具也”。薄游:“薄”是句首助词。

②施中山:名岳,字仲山,吴人。能词,精于声律。

③击节:节,本为乐器名。击节,用以调节乐曲。后也用其他器物或拍掌来替代,即“点拍”。这里是形容对作者词作的赞赏。

④禁苑:指皇宫园林。临安(杭州)是南宋都城,西湖一带被称为禁苑。飏:“扬”的异体字。这三句形容西湖一带东风骀荡,游丝飘絮飞扬,引起人们无限春愁。

⑤燕、莺:借指女子。翠深红隙:指深闺。这三句是指深闺女伴,约期春游。

⑥乱丝丛笛:丝、笛指弦乐器和管乐器,乱和丛形容丝竹之声的嘈杂。这两句是形容湖上尘雾漫,丝竹歌吹之声绵延十余里。

⑦西泠(líng灵):在西湖白堤上。按西湖有白堤、苏堤,将湖面分为里湖、外湖、后湖。这两句是说游船在中午都进入西泠桥里湖,外湖空无一船。

⑧宫眉:描成宫中式样的眉毛。这里借指女子。游勒:勒即马笼头。这里借指骑马的游人。

⑨幂(mì密):覆盖。这三句是说薄暮时湖上轻寒,堤上花树隐入夜幕。

⑩这两句是说湖上歌吹之声似乎惋惜寒食节的过去,而游人散尽,更使蜂蝶感到春夜的寂寞。

怎生:务须设法之义。作者认为西湖入夜人静,而波光碎月,水影摇花,境界清幽,值得前往一游。这里点明作者喜好的是湖上静景。

【简说】

本词写寒食节西湖上画船游春的盛况。对此,作者在小序中有所说明,在《武林旧事》中介绍得更为详细。马臻《西湖壮游》诗说:“画船过午入西泠,人拥孤山陌上尘;应被弁阳(周密号)模写尽,晚来闲却半湖春。”这是指本词能将寒食西湖的景色艺术地再现出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