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风发现自己忽视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自己没有想到科技的进步是体现在点点滴滴的细微之处的,他穿越前的那个时代的军车轮胎同样蕴含了高新技术,十分皮实耐用,进入高海拔地区用不着给车胎放气。
但现在不一样,现在才三十年代啊。
其实本世纪初的时候现在也还有,一些经常跑进藏路线的老司机都仍然保留有给车胎放气的习惯,把胎压从正常的22br放到20br。
这一刻他懊恼不已,幸亏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生更严重的爆胎意外,否则要是一辆满载士兵的卡车爆胎坠崖,他大概要心疼死。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小李,把那本乌斯藏作战指南拿过来。”
“是。”
这是兵部临时印刷的一本小册子,统共不过三、四十页。
周长风很仔细地从头到尾翻阅了一遍,才在第三十二页靠右不起眼的地方看到了“如若发现车胎鼓胀,系高海拔之地气压较低之缘故,通常无碍,可酌情少量放气”的语句。
靠!
排版排在角落也就罢了,整句话还轻飘飘的,好像不是什么重要的事一样。
“通常无碍”四个字格外扎眼,倍感无语的周长风禁不住吐槽了几句,“兵部的人编这种手册的时候连轻重缓急都不分吗?”
这时候,炊事兵们发现米饭居然煮不熟?一口吃下去怎么是夹生的?明明水已经沸腾了啊?
不过他们马就意识到这是高海拔低气压的缘故,于是便去取专门准备的高压锅了。可高压锅比较小,而且一共也没几个,压根不够用。
他们琢磨了一阵,试着去路边捡了些大石头压在大铁锅的锅盖以加强密闭性。
而医护分队也完成了检查,为首的军医少尉汇报道:“长官,经检查共三百九十七人出现高原病症,除四人之外均为轻症。”
周长风深呼吸了一下,认真道:“照顾好他们,辛苦你们了。”
尽管当面之敌在明军发起进攻之前就已经收到了预警,且已有所防范,但这并没能改变什么。
二十四小时之后,也就是十九日十一点的时候,东线明军已经肃清了岗日嘎布山以及山麓的英印军阵地,第二阿萨姆团营的三个连都遭到重创,一些溃逃的印杜士兵为了跑得更快甚至连枪都扔了。
可以说英印军完全没有料到己方会崩溃得这么快,后撤至白马岗附近的残兵败将们还未站稳脚跟,第三十四师第一五团的追击部队就紧跟着追杀而至。
驻守于此的第一阿萨姆营的士兵们还以为自己在做梦一样,预计可以坚持至少七十二小时的一线阵地只坚持了三分之一时间?
当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从侧翼袭来的一六团的一个队甚至都已经在进行火力侦察了。
而在大约一百里之外的西线,米林地区,第十二步兵师也顺利拔除了漫山遍野的二百多个暗堡和三十几个据点,被英国人称赞为勇敢无畏的锡克团营也因为他们的愚勇而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他们原本可以及时撤退,但是营长芬尼根中校却有一种“还能再坚持一会”的错觉,于是错过了撤退机会而被三十七团和三十八团的一个营包围,随即在围殴暴打之下四散溃逃。
至于芬尼根中校,他在大呼小叫的时候被机枪打成了马蜂窝。
初战告捷,形势可谓一片大好,位于羚芝指挥部中的军官们都长舒了一口气,连续高强度工作十几个小时,现在每个人都身心俱疲。
而在千里之外的川藏公路,周长风所部八百余人正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艰难前进。
左手边是高耸的山陵,右手边是大倾角的陡峭悬崖。护栏和路桩?笑话,这种地方会有这些玩意?
就在四十分钟前,一辆满载弹药的二九式六轮卡车不知道为何冲出了公路,旋即滚下悬崖。
刹车失灵?驾驶员失神了?原因是什么谁也不得而知。
泄露的汽油被电火花引燃,熊熊燃烧的卡车残骸成了两名汽车兵的坟墓被烈焰炙烤而诱发的子弹发出噼里啪啦的爆鸣声,犹如放鞭炮一样。
这个年代大部分卡车用的都是汽油发动机许多坦克都是如此,更毋论卡车了。
车队只是短暂地停顿了一下,目睹火焰迸发之后,大家都知道这毫无生还希望。
来不及哀伤和惋惜,车队重新发动,人人都清楚现在前线已经开战了,分秒必争,毕竟谁也知道会出什么变故?不管是好是坏,自己总得混个到场吧?
就在周长风闭目养神的时候,异变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