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揭秘红楼梦中明亡史 > 第290章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第2页)

第290章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第2页)

宝钗也赞有趣,因说道:“越性拟出十个来,写上再来。”

说着,二人研墨蘸笔,湘云便写,宝钗便念,一时凑了十个。湘云看了一遍,又笑道:“十个还不成幅,越性凑成十二个便全了,也如人家的字画册页一样。”

宝钗听说,又想了两个,一共凑成十二。又说道:“既这样,越性编出他个次序先后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诗社写诗的人主要就是宝黛钗,湘云,探春这五个,《石头记》作者也基本都在他们隐射的范围之内,有薛宝钗,说明作者团队里有人曾经在满清做过官,有探春,说明作者也有曾经在隆武朝做过官的,其他同理。

湘云道:“如此更妙,竟弄成个菊谱了。”

宝钗道:“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

这开始就是回忆,所以叫《忆菊》,但是有记不清的。

故访,第二是《访菊》;[这是探访,查明历史的真相]

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菊就是开始写了。]

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写了之后还有校对。]

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校对过后,就要把书保存好,重视起来,因此叫“供菊。”]

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

第六便是《咏菊》;[咏菊就是吟咏,歌颂]

既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

[画菊就是象画画一样,用一些意向,留白,间色等手法,使这本书色彩更丰富。]

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

[问菊就是要问一问,这菊花到底有什么含义,在古人的诗词文章中,菊花代表的是隐逸,高洁,凌霜傲雪,书中用雪和霜代指满清,那么菊花就是不畏寒霜,坚贞不屈的代表。]

唐朝大诗人元稹就曾写到: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也就是说,菊花开时,已经是在百花凋谢之后了,另外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借用,用菊花来营造出不愿出仕,淡泊名利,返璞归真的意境来。

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

如果读者能读懂其中的语言,就会把菊花带在头上,从书中学到作者坚贞不屈的精神,不忘逝去的故国,坚持斗争,反清复明。

从这里看,带菊花祭奠亡故的人或物,也是从《红楼梦》中开始的,要知道的是,菊花在明朝之前都是代表长寿,吉祥,而不是现在常用在丧葬场合。

在明朝灭亡之后,有明朝遗民把这个习俗带到了国外,17世纪后期,菊花传到了法国,带菊花祭奠逝者的习俗,开始慢慢出现,同时慢慢在日本,拉美等地开始流传。

到20世纪,法国才正式开始以菊花作为祭奠逝者的专用花卉,代表对逝者的哀悼。因此笔者猜测,菊花用来作为祭奠专用花,是从这本书里开始的。

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

随着明朝灭亡,事情过去,时间慢慢流逝,明朝的遗民也会随之消失,但是事情虽然过去了,我们还可以咏菊花,从这本书里看到他们曾经的样子,因此叫“菊影,”“菊梦。”

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便是三秋的妙景妙事都有了。”

最后的收尾,却名“残菊”,一个“残”字就表明了,这本书注定是残缺不全,作者不会给她一个完整的结尾,关于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破解完全部内容之后再来看就更容易明白了。

湘云依说将题录出,又看了一回,又问“该限何韵?”

宝钗道:“我平生最不喜限韵的,分明有好诗,何苦为韵所缚。咱们别学那小家派,只出题不拘韵。原为大家偶得了好句取乐,并不为此而难人。”

这里的限韵是在写诗之前立个规矩,大家作诗的时候都要遵守,现在薛宝钗说不要限韵,就是不想守一些规矩了,前面解林黛玉的咏白海棠时说过,这本书是有很多创新的,独特的写作手法,因此,它不能用太多旧规矩束缚住。

湘云道:“这话很是。这样大家的诗还进一层。但只咱们五个人,这十二个题目,难道每人作十二首不成?”

宝钗道:“那也太难人了。将这题目誊好,都要七言律,明日贴在墙上。他们看了,谁作那一个就作那一个。有力量者,十二首都作也可;不能的,一首不成也可。高才捷足者为尊。若十二首已全,便不许他后赶着又作,罚他就完了。”

湘云道:“这倒也罢了。”二人商议妥贴,方才息灯安寝。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