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派遣统制官巨师古日夜兼程赶来支援,当巨师古赶到的时候,宁国县依然在顽强的抵抗着。
巨师古率领中军大败敌人,敌人逃走。
李光被赵元授任为吏部侍郎。
而今天则是他回到东京的第一次上朝,直接就弹劾张浚。
要不是赵元知道他的秉性,非要再贬他一次。
“陛下,此事是有原因的。”
兵部尚书张叔夜出列说道。
“什么原因?”
“现在大宋行军打仗最大的拖累就是随军的家属问题。”
赵元听后眼前一亮,张叔夜这个偷梁换柱,玩的漂亮,把矛盾引到了大宋的军队制度问题上。
而且因为随军家属的问题,在历史上还差点引起兵变。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在完颜宗弼的率领下,发起“搜山检海”行动,一路南下追击宋高宗赵构,意图一举消灭南宋政权。
当时,金军攻势凶猛,宋军则纷纷败退,形势对南宋极为不利。
宋高宗赵构在得知金兵逼近的消息后,一路从建康(今南京)逃至临安府(今杭州)。
接着又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准备从海上继续南逃以躲避金兵的追击。
在明州准备登船逃亡时,由于船只数量有限,宰相吕颐浩等议定每只海舟载六十名卫士,且规定每名卫士只能携带不超过两口家属。
然而,卫士们大多有父母妻子等众多亲属,这一规定使得他们面临艰难的抉择。
带谁不带谁成为一个极其棘手的问题,由此引发了卫士们的强烈不满。
兵荒马乱之际,卫士们深知一旦与亲人分离,很可能就是生离死别。
部分卫士因不满家属随军的限制,在宰相吕颐浩入朝时,张宝等百余人将其围住,质问“欲乘海舟何往”,并出言不逊。
吕颐浩也毫不示弱,对卫士们进行了批评,指责他们不顾国家。
然而,卫士们此时已情绪激动,根本听不进批评,甚至拔刀相向,欲杀吕颐浩,双方剑拔弩张,局势一度失控。
宋高宗得知情况后,担心出海计划受阻,于是假意安抚闹事的卫士,发出密诏,表示会在第二天采取行动。
第二天一早,赵构身披铠甲,率领军队,将闹事的禁军团团包围。
张宝等人惊慌失措,准备逃跑,赵构张弓搭箭射死两人,其余人纷纷束手就擒。最终,为首的17人被斩首。
这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不知道,李大人对张大人说的原因,可否认可?”
赵元抬起头向李光望去,缓缓的说道。
“臣只是守过城,打过贼匪,未曾带过兵,至于随军家属问题,不是臣所长,还请陛下见谅。”
“但是臣认为家属需要随军,一方面是缓解出征将士的思念之苦,另一方面。。。。”
另一方面,李光没有明说,但是朝堂上的人都知道。
无非就是将家属作为人质的意思,假如士兵犯了罪行,家属就会被流放或者充军。
“臣不同意,张大人的看法!”
李光停了一下,斩钉截铁的说道。
赵元有点郁闷的看着李光,你真是头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