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乐天派好吗 > 第101章 白马之祸何以凄惨悲凉成了唐朝灭亡的前奏(第2页)

第101章 白马之祸何以凄惨悲凉成了唐朝灭亡的前奏(第2页)

朱温仍不放心,将以裴枢为首的"清流"士大夫贬处的时间不过3月,便又启动了一举铲除的狠毒举措。

公元905年6月,朱温先指使柳璨、蒋玄晖等人传令,要求受贬的裴枢、独孤损、崔远等人就地自尽,后来担心出问题,便借哀帝的名义,将裴枢、独孤损、崔远以及王溥、赵崇、王赞和受苏楷记恨在心的吏部尚书陆扆等"衣冠清流",大约三十余人,这些曾经的朝堂重臣在手无寸铁之下,全部集中于滑州白马驿后(今河南滑县),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他们集中处死,投尸于黄河喂鱼。

这就是发生在唐末时期,由李振等人谋划、权臣朱温主导的蓄谋已久的那一凄惨悲凉的恶毒事件:白马之祸。

三、"白马之祸"的余波

朱温一手导演"白马之祸",残杀唐王室的九个王子和三十多个"清流"士大夫之后,还不解气。

又将已退休的司空裴贽贬为青州司户后,不久赐死;将已退休的太子宾客柳逊贬为曹州司马;将司勋员外郎李延古贬为卫尉寺主簿……还将视为裴枢一派的密县令裴练贬为登州牟平尉,长水令崔仁略贬为淄州高范尉,福昌主簿陆珣贬为沂州新泰尉,泥水令独孤韬贬为范县尉……

不愿向朱温弯腰低头的这些只忠于大唐的王室旧臣就这样一一被清剿。

泯失人性的朱温为"甩锅",不想当"婊子"假装立贞节牌坊,又将屠刀对准执行"白马之祸"的亲信以"卸磨杀鹿",好将责任全部推到他们身上:

就在公元905年12月,不过几个月的时间,朱温便以"玄晖私侍积善宫皇太后何氏,又与柳璨、张廷范为盟誓,求兴唐祚"为由,将哀帝母后何氏废为庶人后杀死,蒋玄晖被秘密处死,柳璨被贬为登州刺史后不久即被赐死(连及其弟兄亦全部处死),张廷范被五马分尸。

经过这一系列的残杀,忠于唐室的力量基本被清除,"凶手"也被"干净地"处置,幕后黑手朱温还落得一个"功臣"之名。

无可奈何的哀帝只好下旨晋朱温为相国,总百揆,封魏王,加九锡。不过,哀帝即便如此,还是挡不住朱温篡唐称帝的步伐。

两年后,即公元907年,朱温便将唐哀帝降为济阴王,迁往曹州,逼他禅位。

由此,朱温灭唐登上大宝,改国号为梁,史称梁太祖。唐哀帝到曹州的次年,依旧没有躲过劫难,还是被朱温"鸩死",卒年17岁。

四、"白马之祸"的影响与警示

"白马之祸",是独夫暴君朱温蓄意而为的政治谋杀,旨在扫清障碍为他登基称帝铺平道路。

这起政治事件,因过于阴毒,历来被世人抨击指责:

晚唐诗人"十上不第"的罗隐尽管对"清流"不怎么看好,仍对朱温制造"白马之祸"这样的暴行加以抨击,认为不过是权奸对朝臣的亵渎,是令人发指且毫无人道的残忍恶毒行为借以上位罢了。

这从他所写"九曲黄河万里沙"着称的有名诗篇《黄河》中可以感之:

莫把阿胶自此倾,此中无意固难阴。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子,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年近花甲的诗人郑谷亦在"白马之祸"发生之后的第二年,悲怆地写诗指责朱温的暴行:

播绅奔避复沦亡,消息春来到水乡。

屈指故人能几许,月明花好更悲凉。

"南安四贤"之一的韩偓对朱温称帝改朝更是拒绝,发出"若为将报质,犹拟杖于朝"、"官途巇崄终难测,稳泊渔舟隐姓名"等等不愿屈从的铮铮心声。

诗人名士们的抨斥归抨斥,"白马之祸"带来的负面影响其实不可估量。

随着有气节的"清流"士大夫被残杀,长期以来的忠诚担当观念瞬间轰然坍塌,在后来的"五代十国"时代,"择主更能富贵"的思想便大行其道。

可以说,"白马之祸"导致传统的优秀文化传承被迫按下暂停键,起码的气节和道义被破坏。这种凛然正气的精神一旦丢失,是最为可怕的一种恶果。

在"白马之祸"中,权奸朱温丧失人性的做法,他指派蒋玄晖等亲信制造了一系列惨案,到头来又将责任推给他们而一举杀害,实乃典型的"两面三刀"心狠手辣行为,极为丑恶的卑劣行径。

这样的残暴手段,千夫所指,令人心寒!

以致朱温尽管建立了梁朝,但他的下场也很悲催:在位仅6年,即被儿子朱友珪弑杀。

由此可见,像朱温这样的恶人,阴毒的伎俩哪怕得逞一时,但不会猖狂一世。最终更会自食恶果,不会有好下场。人间正道是沧桑,多行不义必自毙,还是阳光、和平、友善为好。

喜欢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