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十三巷江湖火锅 > 第六十三章 钩沉(第2页)

第六十三章 钩沉(第2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役汉军太子被擒,汉王尸首和次子被部下救回汉阳,次子继承王位;次年朱兴宗亲自率军征讨汉阳,汉王次子出降,汉王一部自此灭了。

三叔在这之后备注了一些疑问,汉王次子后被迁移去了高丽,生活清苦,汉王次子亡故后,再往后一代不知所踪,再无消息。卢林不知道为何三叔会标记这些,想了半天也不明白,看完这些已经是子时了,后面还有几张纸笺,想着明日再看了,躺下后再回顾了一遍才睡去。

八月二十一日,山间行走快不起来,天黑前,卢林在艾邑附近的建昌江畔寻了个地方歇息,也就走了昨日一半多一些的路程,卢林在江里抓了几条鱼来烤。

艾邑是江右最西北了,翻过幕阜山就出了江右,是荆楚永安地界,路也会好走多了;艾邑离鄱阳湖有四百余里;鄱阳湖地处江州和豫章之间,当年汉王久攻豫章不下;等到朱兴宗解决完了诚王突袭蓼城的危急,回头赶来,两军在鄱阳湖相遇,大战三十余日,最终还是朱兴宗胜了。

细细想来,若是这些都是真的,汉王还真是有些气数不及,大战之初,本是局势大优,没料到起了东北风,连锁为阵强大水师战舰被火攻破了,损失惨重,这是其一,突围之时汉王是从船中探出头来指挥作战,就被飞箭射中,好死歹死怎么就这么死了?卢林真有些不明白,或许意外就是这样吧。而且这事似乎和茶馆听说书的说的火烧赤壁有些相似了。

卢林本不信什么天命所归,但是有些意外还真就是这样造就出来了,汉王中箭身亡之前,朱兴宗还写信给汉王,希望各安一方,以待天命。汉王意外身亡,或许朱兴宗自己也就这样以为真的是天命所归了。只是如果是汉王反过来呢,没有起东北风,刮的是西南风,汉王是不是在鄱阳湖一战击杀了朱兴宗,就没有明月一朝了,那是不是另一种说辞了;只是没有如果,时也命也。

三叔也曾经说过,成王败寇,成的都是不可再现的,那些机缘巧合稍有不同结果就完全不一样,汉王实力最强,运气实在是不好,朱兴宗的成就,是不可再现的,三叔写的这些不是很详实,都是粗略写了出来,那天三叔还说了谋断之事,这里看不出多少,只看见朱兴宗定下了先打汉王之策,别的没看见什么。

豪杰并起,诸雄争霸,这天下总有一个人会胜出的,想想当年七国争雄,秦王一统,魏蜀吴三国争霸,最终是魏武一统,只是不是曹氏坐了龙椅,是司马氏;再说洛城之比,这么多人来参加,再差也会有一个第一,这几方相争,早晚肯定会决出个胜负,不是朱兴宗就是汉王或者诚王,看谁把握住机会了,不存在什么天命之说;秦王、司马氏、朱兴宗能成,本朝高祖能成,都是不可再现的,卢林一边吃着鱼,一边胡思乱想着,迷迷茫茫的想不太明白。

吃过鱼,卢林洗漱了一番后,继续拿出纸笺,继续看了起来,朱兴宗在鄱阳湖大胜后转头就去和诚王争锋去了,这一打就陆陆续续打了近三年,初始朱兴宗还连连失利,后来调整了过来,直到湖州被朱兴宗大军破了,诚王就已经是大势已去。

朱兴宗能够和汉王大战获胜,还有一个原因是方氏率兵攻打诚王,牵制住了诚王,连败诚王部将七次,诚王也因此降胡,私盐贩子这才退兵。诚王降胡本就不是真心,虚与委蛇而已,方氏降胡也是反复得很,诚王此举是只求方氏退兵,和方氏力拼不是什么好事,非他所愿,方氏也没有再和诚王交战,退兵了,诚王降胡后来得了封官,还藉此官身与高丽王交好。

朱兴宗此时仍是吴王,对外还一直称以小明王为尊,三年前诚王突袭蓼城之时,朱兴宗率军救援,当时是以臣子身份礼迎小明王的,随后在滁州城建造宫殿给小明王居住;破湖州之后,大局已定,朱兴宗派遣部下去迎接小明王来江宁,记载说是途中遇狂风巨浪掀翻了舟船,小明王一众人等皆死于此风浪倾覆之中。

卢林看到这里,觉得这风浪之说怕是掩饰其原本之真相了,不太相信,汉王当初是明着来,先挟持了徐真逸,自立为王后杀了;朱兴宗打下了江山,拱手相让是不可能了,怕是明着是迎接小明王,暗中做了什么不好说,于是就有了这说辞,等到朱兴宗建立起了明月王朝后更是无人再提过了。之前朱兴宗对待郭氏也是面子功夫做得很好。

诚王与方氏有些相似,都是做过私盐买卖,都曾反胡又接受了招降,朱兴宗发布檄文声讨诚王之时就提及过,等到湖州城破后,诚王所据姑苏就成了孤城;朱兴宗大军从北、西、南三面合围,在城外构筑长围,又搭起木塔、筑敌楼三层瞰城中,用锁城之法,日夜攻击。

诚王拒绝招降,苦守八月,数次突围亦失败,城中经历这么长期的封锁断绝了粮草而陷入饥馑,朱兴宗此时转头攻向城东,破两城门,顿时降军一片,诚王收拢残兵二三万,亲自率领出战,兵败而回,欲自缢,却未死绝,被救活而受俘,然后又押送至江宁,最后仍自缢而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叔在这后面写了一个疑问:诚王妻子刘氏在城破后,积柴薪于楼下,令人纵火焚楼,自己则是自缢而死;但是诚王有二子年幼,未闻死讯,不知所踪。诚王一部也自此灭了。

朱兴宗这边大胜之后,又发兵东南区征讨方氏,之前方氏打诚王可是七战七捷,朱兴宗本以为会是难打的,不料未过两月方氏就投降了,这倒是符合方氏屡反屡降之举,朱兴宗因此善待方氏。

后人评价说:方氏首乱,反覆无信,然竟获良死。言语之中是惊讶不已,确实方氏降了后,在江宁生活了七年,是因病才亡故的,后人谓之:乞降善终。其兄弟儿子都在明月朝为官。

还有一张纸笺写着一些评价之语:

诚王起事后,所施之政,善待百姓,深得民心,然其止于小富即安,而无远图,一地之豪杰尔。

汉王剽悍狡诈,大困不馁,愈蹶愈奋,能开拓封疆,一世之雄也,然其志骄,时运亦不济也。

方氏曾言,末世豪杰虽并起,智均力敌,吾只保境安民,以俟真人之出,斯吾志也。得偿所愿。

朱氏隐忍狡诈,深谋远虑,好学且知人善用,亦是雄主,能成事得天下,是其时运当道也,后驱虏而置之大漠之外,乃不世之功。

至于后人对于诚王、汉王、方氏等人冠之以贼、寇、匪之名,其行为为弑、篡、僭越,其政权为伪之说,不置可否,只有评价:后辈动辄书寇,夫寇非所言也。彼未我臣,何寇焉。俱田间布衣,贩夫走卒之辈,拔剑起事,驱逐胡虏,光复之勋不可抹除,虽仁暴悬殊,亦自有幸不幸焉。

卢林看完这些,也不知道这是谁的评价,算是中肯吧。在驱逐胡虏之时,这些人也曾是齐心协力相互支援,一同抵御,不管是谁坐了龙椅,这胡虏是驱逐出去了。

对于在汉王、诚王后人没有消息的地方,三叔都另有标注之语,方氏倒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是这都过去四百余年了,明月朝都亡了近七十年了,如今是玉龙李氏皇朝了,卢林不明白为何三叔要寻找汉王和城王后人的消息?虽然不明白三叔是为何,但是三叔写了这么多,还特意交代了,卢林想着等到了朱氏再说了,朱氏同意的话,就仔细看看,就不知能够看到些什么记载了。

喜欢江湖十三之风起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江湖十三之风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