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大明之天启帝国 > 第190章 中枢机构地方官制(第1页)

第190章 中枢机构地方官制(第1页)

旧都南京也设六部,称南六部,另有一套职官,但又不全置,其职权远不如北京六部。一般是安置地位崇高的退闲大臣。

中央六部七品及以上文官167人,七品以下文官112人,共计约279人。南北六部共计约558人。

都察院设正二品左右都御史2人,正三品左右副都御史2人,正四品左右佥都御史2人,正六品经历1人,正七品经历1人,十三道正七品监察御史110人,七品以下5人,共123人。

南京都察院设正二品右都御史1人,正三品右副都御史1人,正四品右佥都御史1人,正五品经历1人,正七品监察御史30人。七品以下3人,共37人。

都察院掌管监察、弹劾以及建议。十三道监察御史巡按州县,专事官吏的考察、举劾,对中央各衙门实施全面、有效的审计监督。

都察院不仅可以对审判机关进行监督,还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为最高监察机关。监察御史品级不高,出外巡查时权力却很大。

通政使司设正三品通政使1人,正四品左右通政2人,正四品誊黄右通政1人,正五品左右参议2人、正五品经历1人,正六品知事1人。七品以下2人,共10人。

通政使司掌管内外奏章传达封驳之事,接受四方建言、申诉冤滞、举报等事。

大理寺设从三品大理卿1人,从四品左右少卿2人,从五品寺正2人,从六品寺丞6人,从六品司直6人,七品以下主簿、评事共10人,大理寺一共28人。

大理寺负责复核刑部审判的案件,分理京畿、十三省刑名之事。

六部尚书与通政使、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合称六部九卿。

大理寺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三法司。刑部没有终审的权力,刑部负责审判,都察院监督刑部是否严格按照司法程序审判,大理寺负责复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亦称三司会审。

六科给事中设正七品都给事中1人,从七品左右给事中2人,给事中65人,共计68人。六科给事中掌管侍从、规谏、补阙、拾遗、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稽察六部事务。

都察院监察御史负责纠察百官作风,六科给事中监督政策得失,同时负责稽查六部,对六部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两者构成了明代纠察弹劾官员的科道监察体制,互为补充。

六科给事中在明代被称为科官,十三道监察御史则被称为道官,科官道官共计约210人。由于科道官员专职建言乃至风闻言事,故又称为言官。

太常寺掌管祭祀,七品以上11人,七品以下73人。光禄寺掌管宴享,七品以上12人,七品以下9人。太仆寺管马,七品以上9人,七品以下5人。鸿胪寺掌管招待外宾,七品以上10人,七品以下60人。

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与大理寺并称为五寺。五寺七品以上60人,七品以下157人,共计213人。

翰林院设正五品翰林学士1人,从五品侍读学士2人,从五品侍讲学士2人,正六品侍读2人,正六品侍讲2人,殿试中状元者,授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翰林院约66人。

翰林院掌管制诰、史册、文翰、讲读经史、修撰国史等事。

国子监设从四品祭酒1人,从四品司业2人,从六品监丞1人,从七品主簿1人,博士、助教、直讲60人,国子监约65人。

国子监掌管教育,下设绳愆厅、博士厅、典簿厅、典籍厅、掌馔厅五厅,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仍设国子监,时称南监,北京则称北监。

詹事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事一人,正四品少詹事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詹事府设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

太医院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皇室机构宗人府,掌管大明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册,并按时撰写帝王谱系,记录宗室成员子女的嫡庶、名称封号、嗣职袭位、生卒年间、婚嫁、丧葬谥号等事。凡是宗室陈述请求,均为之向皇帝汇报,并引荐贤才、记录得失等。宗人府,以元勋外戚大臣兼领,由礼部负责具体事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