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人找到了,二爷准备什么时候处理他?
总不能还留着这么大个耗子过年吧?
二爷忍俊不禁的重复了两个字,“耗子?”
云莺抿唇轻笑,“虽然不雅观,但是那样的人,也没必要给他个好听的称呼。”
“你说的对。”二爷结了账,大叔找回的一把铜钱他也没要,随手扔在装钱的匣子中做赏钱了。
那一把铜钱可不少,足够买好几碗云吞了。大叔看两人着装就知道两人是不差钱的贵人,便没推辞,连带着那做包云吞的婶子看见了,面上也乐开了花,还笑着说,“以后再来啊。”
云莺和二爷从棚子底下走出来,二爷说,“这人我是准备留在年后处理的。”
他拉过云莺,让她避开旁边玩闹着跑过去的孩童,随后说,“我才在县里施了恩,还想让敬老的观念更深入人心。就不想用雷霆手段,处置这只硕鼠,以防话题被转移走。”
云莺听了二爷的解释,面上就露出几分恍然。
她仔细一想,倒也觉得二爷考量的很对。
二爷花费了那么大的人力、精力、财力,才将那百叟宴举办起来。若不能让舆论深入人心,将此事宣扬的人尽皆知,达到利益最大化,却让别的“趣闻”将此事的热度抢走,那确实可惜了。
云莺就说:“您考虑的是对的,眼下还是让百叟宴的宣传再深入一些才好。至于那主簿,等开年了再处置他不迟。”
二爷“嗯”了声,拉着云莺的袖子往边上走。
日头高升,如今街上的人更多了。除了挑着担子卖货的货郎,也多了许多驱赶着牛车或骡车,亦或是纯靠步行,前来买过年用品的百姓。
这些百姓大多三五成群结伴而来,她们一边走,一边聊着要买什么过年用品,还顺带着说一说县令大人举办的百叟宴,以及自家那镇子上,都有那些人被邀请去赴宴了,家里人如何如何荣光等等。
云莺听到这里,不免更凑近了那群婶子。然后就听到那些婶子又说,“这以后可得对上边的老人好点,不仅能得好名声,听说县令大人还给发东西……”
后边因为人群涌动,云莺被挤开了些,那些婶子们忙着买糙米,也走远了,云莺便没继续听。
但只论她这一路来,听到的有关百叟宴的评论,云莺就不由的对二爷竖起大拇指,“看,这么快就有效果了。”
二爷没言语,眸中的笑意却浓郁了几分。
两人顺着街道继续往前走,只是街上还是泥土路,又因为前几天还下过雨,这两天走的人又多,就导致那沟沟壑壑都是烂泥。
下脚时真的要小心再小心,不然好好的一双鞋,出一次门就不能穿了。
云莺就问二爷,“这县里的路什么时候能修?”这到底是县城,是云归县的门面,道路糟蹋成这个样子,这也太埋汰了。
二爷说:“这事儿也要等来年。”
二爷又算了算手里的银子,一时间有些头疼,“最近花销有些大,来年银子也不一定够用。”
“那就尽快把……那人处置了,将他贪墨的都找回来。这么些年,想来那也是很大一笔银子,修个路总是够的。”
“若真将银子寻回,修路也是最不急的事情。开春就要春耕,百姓的种子不一定够用,许是还要问县衙借种。再有,这边连简单的农具也没有,只依靠人力耕种太慢了。我想着明年先添置些耕牛和农具。等农闲的时候,再号召百姓开荒……”
两人就这般一边说着小话,一边在街上逛了一个来回。
云莺买了两柄桃木梳子,一支玉兰花木簪,两张帕子,一个香囊,还买了许多桃符和春联。
她还在街上买了些零嘴,准备等回府后分给身边的丫鬟婆子们吃用。
准备回府时,云莺又看见了一个卖茶叶的老伯。
云莺都从他身边走过去了,又突然停下脚步。
二爷问她,“是忘记买什么东西了,还是想再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