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开局抽到神级武将 > 第161章 左宗棠(第1页)

第161章 左宗棠(第1页)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

他是晚清着名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等人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左宗棠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祖父是国子监生,父亲是秀才,靠教书维持生计。

他自幼聪明好学,3岁开始随祖父和父亲学习儒家经传,14岁第一次应童子试便获得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但因母亲病重未能参加“院试”。

不久后父亲病逝,家境更为穷困。

19岁时,左宗棠到城南书院读书,受教于名儒贺熙龄,贺家藏书很多,左宗棠常借阅阅读,贺老也常与他讨论读书问题。

道光十二年(1832年),20岁的左宗棠参加本省乡试,与哥哥同榜中举,这是他在科举道路上获得的唯一功名。

此后,他曾三次到北京参加会试,均遭失败,于是绝意弃词章,转而钻研经世致用之学。

通过悉心钻研地学,尤其是对西北、西域史地着作的学习,他加深了对社稷安危的关切和西北边防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了远大的政治眼光。

道光十七年(1837年),左宗棠担任醴陵渌江书院主讲。

两江总督陶澍回湖南安化路过醴陵时,对他代知县所写的赠陶澍的对联称赞不已,并约他长谈至深夜,还主动提出与他结儿女亲家,但左宗棠婉言谢绝,其人品令陶澍器重。

后来,左宗棠受贺熙龄重托,在陶家教书8年,期间博观纵览,更加重视时务,寻找挽救清王朝衰败的途径。

咸丰十年(1860年),左宗棠奉诏以四品京堂从曾国藩治军,招募5000人组成“楚军”,即左系湘军,成为拥兵带队、手握实权的将领,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后成为同治年间朝廷的“中兴名臣”。

左宗棠一生的重要功绩之一是经略新疆。

同治年间,浩罕国将领阿古柏入侵新疆,窃据天山南北,僭立“哲德沙尔国”,沙俄趁火打劫,强占伊犁并向准噶尔盆地渗透。

当时清政府面临东南沿海防务吃紧的局面,李鸿章等主张放弃新疆,全力加强海防,“塞防”“海防”之争掀起,清廷举棋不定。

左宗棠慷慨陈词,坚决主张打击沙俄气焰,认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两者并重,不可偏废”。

他的见解、胆识和魄力得到朝廷认可。

光绪元年(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出兵平叛。

次年3月,他统率清军三路进疆,在当地人民支持下,首先拿下乌鲁木齐,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北路,随后挥师南下,直捣阿古柏老巢,仅半年时间就平复北疆大部。

光绪三年(1877年),他挥师进军南疆,经达坂城、托克逊、吐鲁番三次激战,阿古柏败逃并服毒自杀。

次年又光复和田,至此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全疆领土。

左宗棠不顾七旬高龄,移营哈密,准备武力收复沙俄侵占的伊犁,后因清政府将他调离新疆而未能如愿。

在新疆3年,他率军共收复失地160万平方公里。

左宗棠多次向清廷陈述在新疆建省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方案。

光绪十年(1884年),清廷批准新疆建省,密切了新疆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在疆期间,他重视屯田开荒,推广蚕桑事业,便利交通以发展地方经济。

他规定部队在路旁种植柳榆,形成了潼关至嘉峪关3700里的通道两旁柳榆成排的绿色长廊。

左宗棠还是洋务运动的首领之一。

他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及设备、人才,振兴民族工业,加强国防。

在闽浙总督任上,他提出创办福州船政局的计划。

镇压太平天国后,即开始筹办福州船政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