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心与敏感是否是一回事?固定性思维与成长性思维的差异在哪里?以前她觉得“玻璃心”与“敏感”都是负向描述,却在读过一些书后觉得敏感只是一个特质,虽然偶尔会带来困扰,但有时也能发挥优势面。
玻璃心却是容易碎也容易内耗的,因为一句批评而难过好久,很难重新振作起来。她似乎就是这样,因为害怕被拒绝害怕被批评而不敢向前,可是结果真的那么糟糕吗?会不会有正向的好的结局呢?关于即将迎来的worksho,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努力说服自己这是一次成长的机会,也会成为一次微成就。
但是不是做好充分的准备就没那么害怕了呢?那种胸有成竹的感觉许久未有了,如果有新的问题,那么解决新的问题就好;大胆提出自己的成果与疑问,相信会有进步和收获,就好了。珍惜自己展示的机会,今天本科舍友说她比较适合公务员,不太适合企业展示型、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的类型,受了欺负也不会为自己维权。她想到了以前向往的一个岗位,那便是需要跟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的,她以为她喜欢、她适合,却还没尝试就被许多人劝退了。当然,还是她的决心不够,有机会的前提下她还是会尝试这条路。
与同学不同,同学说害怕丢人,而她害怕的是老师失望与对她的批评,也害怕自己写的东西一无是处不得不推翻重来。每个人都是为自己而活的,就像那天听到老师跟师姐说“没必要觉得对不起谁,老师尽的只是老师的责任”,批评也是为了更好呀,即使推翻重来,不也是排除掉了错误的道路吗?只是需要更努力了,但不管多努力,她都会为自己留下读书写作放松的时间,这就够了吧。
很幸运,她从固定型思维渐渐转换为了成长型思维,就像他评价的,觉得她仿佛变了一个人,写的文字越来越积极向上了。“问题即机会,挑战即机遇”关键在于心态的调整,关注着获益和成长的部分。希望她能如是说,也如是做。
在家庭与事业面前,有时友谊不得不退居其后。每个人都是如此,因而只能接纳生活的真相。以后需要接纳的生活真相还有很多,总归是得向前走。回忆中的美好就这样留存心间吧。
现在的她,没有那么抗拒改变了。读书的力量果真是巨大的,珍惜展示机会,毕竟读书期间试错成本确实比较小,真正工作后如果表现得结结巴巴或者面试时无比紧张,扣的分都不是在导师面前汇报这么简单吧。本科期间没能勇敢尝试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还是总想要有人来带着自己吧。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而现在呢?虽然仍然没有参加比赛,更准确的说有些害怕比赛,但当班委进研会都已经是勇敢的尝试了。
或许正是本科的经历比较单一,研究生期间的这些活动对她才有吸引力,她也获得了成长。只是早晚,终将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