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王家在京城也有祖宅。
祖宅的位置还不错,周围都是达官显贵。
考虑到新朝初立,王家的姻亲故旧也都在京城,谢太夫人极力建议回京。
于是,在去年春天,谢太夫人便带着崔氏等人,浩浩荡荡(风风光光?)的回了平城。
王家上下,都走了,只留下了一个王姮在河东。
姜氏险些咬碎一口银牙!
她知道,这是王廪的报复——
王廪想回京谋个官职,而不是在沂州当个什么长史。
但,最终,没能如愿。
王廪不管这里面有没有姜氏的手笔,他都要用王姮“提醒”一二:阿姜,你虽贵为齐王侧妃,可你却只有王姮一个女儿。
若你不想让女儿继续娘不在爹不疼、孤苦无依,你就要想方设法的送我上青云!
姜氏:……
暂时无法改变王姮独自在乡下庄子的命运,姜氏也不想改变。
她所能做的,就是竭尽所能的给王姮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
东山书院的事儿,姜氏已经通过郑仪得到了更为详细的了解。
“倒是个不错的地方。楼谨请来的先生,应该不会太差!”
其实,可以不去书院,让王姮和楼彧一起读书。
但,姜氏又考虑到,自家女儿已经七八岁了。
男女七岁不同席。
且,两个孩子会越来越大,姜氏不想将女儿与楼彧随意的捆在一起。
她的女儿,值得更好的。
楼彧?
姜氏没有见过,但从郑仪那儿得到的诸多描述中,姜氏本能的就不太满意。
所以,还是去书院吧,尽可能的减少两小只独处的机会。
姜氏经过几日的思索与反复权衡,她找到了自己的主母——杨翀的发妻李氏。
李氏过去是大将军夫人,杨翀被封为齐王后,李氏也就成了齐王妃。
姜氏成了杨翀的宠妾后,尽心尽力的服侍主母。
从不恃宠而骄,更不曾对李氏不敬。
李氏起初还忌惮她的绝色容颜,但很快就发现姜氏是个聪明人,懂规矩、知进退,也就不再针对。
随后,王棉开始做生意,豆腐坊、养殖场,还有拥有许多新奇菜色的食肆。
在河东的铺子,有王家、楼家庇护。
生意拓展到沂州后,姜氏,甚至是李氏,则成了大股东。
李氏一文本钱都不用掏,每年就能得到上万贯的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