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没有。
有时候警方也在想,会不会那个凶手已经死了,不然照他们现在这海底撒网捞针式的全方位覆盖搜索,怎么会一点痕迹都不留?
可也只能想想,调查不会停止。
负责这起案件的刑侦队长换了人,雄心壮志地调查了两年。
然而一无所获。
后来随着时间推移,渐渐的,社会对这起惨无人道的碎尸案关注度开始下降,市民们回归了自己正常的生活,而津城的大大小小案件同样占据着警队的时间。
它成了一桩悬案,案件卷宗积了灰。
虽然上头已经没了势必要他们破案的要求,虽然死者家属不会也不可能来警局哭喊闹事求破案,虽然他们自己也对破案没有了任何的决心与信心。
毕竟当年经手案件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
可每个刑侦人心中,对718碎尸案,都有一根刺。
抓不到凶手尽管不会要了他们的命,但每每想起来,心里都难受得很。
陆尔算半个刑侦人。
她在校期间确实也没少研究范安晨那起案件的细节。
只是对于陆尔擅长的犯罪心理侧写专业来说,对着白纸黑字上死气沉沉的记录,不如对着鲜活的、有生命的个体。
现在是1998年,而范安晨则丧命于2002年。
没记错的话,当年警方排查过范安晨的高中交际圈,并提出大胆推测,凶手极有可能早年就与死者相识!
这个推测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证据证明。
模拟重演范安晨遇害当天场景时,是说他上午八点半多离开学校,乘坐九点的环城公交于十点抵达面试地点。
那是一家环保科技公司,面试大概进行了不到一小时,前台姑娘和门口的监控都可以作证,范安晨十一点就离开了。
他最后出现的地方,是离津大只有三站公交的车站。
按理说结束面试范安晨就踏上了返程的公交,但他却提前三站在西林东街下了车,然后钻进了一条小胡同。
至此,消失于视野。
范安晨的辅导员和大学同学都说,他是一个很和善的人,平日从未与人结仇,也没有跟人有过情感上的纠纷。
范安晨书包里的钱包没丢,手机也只是关机而已。
初步排除仇杀和因情财被害的可能。
借此,警方排查了范安晨校内与社会人际关系,发现简单到离谱。
大学三年,他只跟同寝室三人保持礼貌联系,而班级其他人最多只是点头之交。社会上,更是没有任何一条人脉线。
调查于是被倒推向高中。
在基于当时侧写师的协助下,对凶手的刻画汇总为:受害者早年相识之人,也许并不熟,只有过短暂的接触,大概率为男性或身形壮硕的女子,胆大,身高体重与受害者相仿,文化程度不高,性格内向沉默,敏感,易怒……
陆尔闭上眼,脑海里不停盘旋着侧写师记录在册的词汇。
然后,她拿起笔,在纸上快速画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