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恕诚心的劝道。
李梦阳低着头,沉默了下来,面对这个三朝元老,他不敢有任何造次。
“出去吧,陛下说过了,他不会干涉你和张鹤龄的斗争,但是你要切记,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一定不能把斗争扩大化……在你大肆批判这个国家的时候,同样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官员,在对这个国家缝缝补补。”
李梦阳面露羞愧之色,对王恕道了声谢,走出了门。
等走出大理寺后,他抬起头,看着光芒万丈的太阳,不由的眯了眯眼。
又走了十几步,忽然,从拐角处冲出来许多士子,将李梦阳给围了起来,他们打量着李梦阳,看到后者没受什么伤,这才松了一口气。
“献吉啊,你若是再不出来,我们就要面见圣上了!”开口的是陈献章,也是李梦阳的授业恩师。
“当今陛下仁慈,宠信外戚,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正需要李兄挺身而出,登高一呼,再度死谏,逼迫陛下惩治奸贼!”
李梦阳皱起了眉,摇头道:“陛下有自已的想法,咱们身为臣子,应该想着为陛下分忧,而不是给陛下找麻烦。”
湛若水瞪大了眼睛,急声道:“李兄,你怎么会变得优柔寡断?身虽死,名可垂于竹帛也!此事若成,诸位皆可青史留名。”
明朝官场十分奇怪,在明朝,群臣进谏,被视作忠直的象征。
正所谓国家养士、仗节死义。
但是在开国之初,没有大臣敢这样做,毕竟朱元璋、朱棣这种主子,砍人前根本不多逼逼。
而到了成化年间,皇权被大大削弱,开始兴起了这种逼宫形式。
谁要是没被打过廷杖,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已是个忠臣。
“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
不得不说,听到王恕那番话后,李梦阳态度有些松动,看着这些跃跃欲试的士子们,他们若是一同弹劾,真的对大明有利吗?
“我累了,想回家先歇息。”
“好,等李兄休养好,咱们再一同商议大事!”
五月底,张皇后成功诞下皇子,让整个皇宫沉浸在欢腾和喜悦之中。弘治皇帝激动的抱着小娃娃,脸上露出笑容,当即取名为朱厚照。
如今朱厚照才刚出生,弘治皇帝打算过个一年半载,就将他封为皇太子,他的未来已经确定,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将成为大明下一任皇帝。
弘治皇帝在兴奋之余,又接连下旨,将张鹤龄封为寿宁伯,享受大明朝政供奉。
太监前往张府,一丝不苟的宣旨,张鹤龄咧开了嘴,笑着询问道:“我既然成了伯爵,那有领地吗?有自已的军队吗?”
太监怪异的看着张鹤龄,这家伙想干嘛?想造反吗?
(成绩越来越差,从一天四块锐减至一天两块,暴跌一半,心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