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琳轻快地笑着嘱咐马高远:“小马,你去库里领两盒子弹带上枪,一个人执行任务小心一点!”
“厂长,进一趟城不容易,我想带上莹洁,她早就说要进城买调料呢。”马高远不用和白莹洁商量,就知道她一定也急着去逛县城呢,所以,马高远就主动代白莹洁和厂长请假。沈玉琳正在兴头上,一口就答应了下来:“行行行!丫丫、乐乐、燕燕大一点的孩子,该上学的上学,该去托儿所的去托儿所,最小的亮亮我让你嫂子替你们照顾着,晚上下了学就都到我这里吃饭。”
沈玉琳替马高远安排好了一切,马高远回去和白牡丹一说皆大欢喜,两口子早早睡下了,因为第二天要一大早起来呢!
第二天农场下起了雪,随着飘飘洒洒的白雪,降临下来的是白牡丹,又一次惊心动魄的灾难——中途遇险。
夫妻俩还浑然不知,第二天起来一家子匆匆忙忙吃了早饭,马高远见外面下起了雪,就从柜子里翻出了一件新的军大衣让妻子白牡丹穿上。马高远灌了满满一军用水壶羊奶背在身上,带着奶瓶抱着燕燕走在前面,白莹洁抱着亮亮跟在丈夫身后,丫丫、乐乐紧随其后,一家老小向着农场出发了。
大一点的孩子去上学,夫妻把亮亮送到了沈玉琳家里,马高远放下装羊奶的背壶、奶瓶,少不了嘱咐、叮咛。
夫妻俩分乘两辆送建筑材料的卡车,随车队上路了,因为回来时要开车马高远就迷迷糊糊地睡了一路,白莹洁和一个陌生的司机也是一路无话。
二百多公里的路,路滑路况又不好,车队在路上走了六个多小时,午后,两点多才到了县城,马高远又陪着妻子白莹洁逛了一个多小时的百货商店,这才去团部办了提车手续。
白莹洁在军营门外等着,马高远进去了不到一小时,就开着一辆重新喷过漆的道奇T-234型6轮卡车驶了出来,马高远在白牡丹面前停住了卡车,神气的哄了两脚油门,白莹洁拉开车门上了车:“大道奇,地道的美国货!”马高远惊奇地问:“白牡丹你认识?”
白牡丹笑而不答,马高远似乎明白了什么不再追问,马高远聪明地转换了话题:“下雪了,路不好走,要不我们住一夜明天再回去吧?”
“亮亮那么小,我不放心!”做母亲的白莹洁一脸忧郁,做丈夫的马高远什么也不说上路了。
马高远一边驾驶汽车,一边和妻子白莹洁说起了野狼谷的那些事:“在西康省、昭觉县、斜儿坝山区之中的野狼谷远近闻名,狼和野猪是野狼谷最常见的两种动物,野猪是杂食动物什么都吃,而野狼是肉食动物专吃野猪。多少年来它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同时也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共生关系,没有野猪狼就会饿死,没有狼野猪就会泛滥。”
我放羊时听一位彝族的老猎人讲:“这些天野狼谷的气氛异常紧张,野狼谷东侧的黑毛狼群的六名成员这会都是一副垂头丧气,心慌意乱的样子。几天前,黑毛狼群在一次围猎野猪群的过程中,黑毛狼群的头狼被一头足有300斤以上的大野猪杀死了。”马高远一边讲一边注意妻子的表情变化,他发现白莹洁好像心不在焉地陷入了深思。
白莹洁确实没有听进去什么狼的故事,白莹洁的乳房发涨奶水已经浸透了她的衣衫,白莹洁正在想她的孩子,出来了这么久了四个孩子都寄托在沈玉琳家里也不知怎么样了?
“莹洁姐你在想什么呢?”马高远一手扶着方向盘,一手抚摸着妻子白莹洁白皙的手疼爱地问。
说话间车子突然以歪,原来汽车陷到一个雪窝里了,马高远折腾了半天,车子还是原地不动:“这下倒霉了,车陷进雪窝里了。要不我们休息一会儿?吃点东西,喝点水!我挖挖垫垫再说。”
白莹洁点头同意,马高远一手掂着步枪一手拉着妻子白莹洁下了车。马高远走到路边这才发现,原来路边有一条一米来深的沟,被野草掩盖了走近时才看清楚。需要绕五六米才能绕到对面的草坪上,马高远并未多想,拉着白莹洁绕了过去。马高远捡来一堆干树枝,挑了三根较粗带丫叉的加在一起,生着了火开始烧水、烤馍。
篝火借着风势烧得很旺,两只黑狼悄无声息地潜入满是杂草的沟中,把马高远和白莹洁上车的退路给截断了。
原来这只纯黑色的母狼,就是黑色狼群的新头狼,它的伴侣也就是这个狼群里原来的首领——狼王,被那头野猪杀死后,为了给狼王报仇雪恨,母狼带着一只狼离开了狼群,两只狼独自走出了山沟,寻找野猪报仇雪恨。狼是一种记仇的动物,失去了配偶的母狼,变得异常凶狠、残暴,你瞧它龇牙咧嘴的一副凶神相,谁遇见它就算你倒霉了。
马高远吃了两个烤馒头,喝半杯热水,掂着枪要回去拿车上的工兵铲去铲雪,马高远离开篝火四~五米远,他突然看见草丛中的两只饿狼。马高远端枪一个点射,一只黑狼应声倒地,另一只黑影一窜已经跑出了老远,随即远处传来了一声声狼嚎,头狼在召唤他的同伴。
“牡丹姐,我担心篝火燃尽,那只狼召唤来更多的狼我们就麻烦了,上车相对安全,再说我手里有枪。”马高远说着退回篝火旁拉起妻子上了卡车驾驶室。
再次打火车依然无法脱困,与此同时几只黑色的影子已经出现在了卡车四周,随着头狼不断地仰天长嚎远处的狼越聚越多。马高远紧张地点燃一支烟深吸了两口。
也就是这么一袋烟的功夫,远处隐隐约约闪出了几十条灰色的影子,原来那两只狼只是狼群的侦察兵。几个狼群渐渐围拢了过来,白莹洁一五一十地数了一下,四周的狼竟然有四十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