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爷侃侃而谈。
尽管在村里,还有一些老人家和他一起下棋玩儿,但哪里有什么对手啊。
回去的路上,又开车路过尘埃四起的那条路,元知艾急忙关上了窗户,但还是晚了一步,弥漫的飞灰一下子进来了,二大爷剧烈咳嗽起来。
回去后,他说:“这礼物就算了,我还是不会选择搬家,我喜欢这里,祖祖辈辈多少年了,说搬就搬啊,以后我可睡不着。”
“也没要您搬家,您快回去吧,大娘都等着急了。”
两人似乎……
似乎做了无用功。
车掉头,准备回去呢,却看到了顺子和几个人从村口走了过来,林聿道:“明天就带顺子去酒店开开眼。”
“不要让他们回来,至少让他们腐败三天五天,等他们回来,这里的天也变了。”元知艾看林聿。
林聿深以为然的。
这天就这么过去了。
刘洋也着急,致电林聿,“老林,你们这边究竟怎么样了?劝导的效果如何?”
林聿皱皱眉,“不太顺利,但也已开了个突破口,应该会一帆风顺。”
“应该?”
刘洋被这似是而非的话弄的犹如丈二和尚一般摸不着头脑。
“再等等吧。”
收线后,两人互望一眼,“明天咱们继续带二大爷到敬老院去,让他喜欢上那里的环境。”
“找宣传部做一点儿假的照片和新闻,让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事已至此,只要能让他们离开就好。
其实,回迁,对祖国的繁荣昌盛有长远化的纪念意义。
对民族的兴衰荣辱有一定的纪念意义。
甚至小到个人,将他们搬到家属楼去,对他们来说也是最好的计划。
元知艾始终干劲儿十足,短暂的休息后又满血复活。
天亮后元知艾到公司,联系了宣传部的干事,总干事立即执行计划,不一会儿一张报纸就出来了,元知艾一看,颇为满意。
这江湖小报上面记述了一些类似于的东西,故事梗概就是一个冥顽不化的老头子非要和国家分庭抗礼,就是不肯协作国家走上社会主义社会的新道路,结果儿子的工作处处被阻挠。
另一边,林聿也找了徐浩梅去联络二大爷的儿子。
那大儿子今年四十来岁了,当听说可以安排爹爹到敬老院去享受生活,且国家会有津贴扶持以后,他也开心,“我父亲今年六十多岁了,他身体本身就不怎么好,完全经不起折腾,你们这个安排和计划是正确道路,我自然是支持了。”
“那……”
徐浩梅趁热打铁。
“您要联系一下老爷子,他老人家带头在村里头闹,他只要不走,大家都上行下效,他还是个老兵,怎么能违法乱纪,将来被电视台报道出去,您这边生意都受阻了。”
一席话绵里藏针,明里暗中都在提醒他一定要小心谨慎。
并且积极地响应国家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