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的离去无疑对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刘恒通过自己的手腕,使得国家能够继续稳定发展。
当年,刘恒即位称帝,因为厌恶刘襄三兄弟有二心,所以给勇猛功高的刘章和劳苦疲惫的刘兴居封赏微薄,甚至后来还削减了齐国的两座城池,这使得他们三兄弟心中充满了怨言。
实力最强的刘襄离开了。豪气干云的刘章也走了,只剩下毫无用处的刘兴居。
刘兴居既没有用又孤独,无法形成大气候。
因此,刘恒可以安心地躺在大汉江山的舒适怀抱里,垫高枕头,闭上眼睛,放心入睡,无需担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吕雉专权的时期,刘邦的几个儿子相继被诛杀,经过岁月的逼迫,刘邦只剩下两个儿子活在世上:孝文帝刘恒和淮南王刘长。
刘长年幼,但生性乖戾,骄横霸道,是一个难以管教的孩子。
凭借着刘恒对他的喜爱,他刚一登上历史舞台,就上演了一场先斩后奏的大戏,即斩杀审食其。
审食其是吕雉的宠臣,甚至可以说是吕雉的相好。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审食其跟随吕雉多年,其品行也可想而知。
曾经有人向刘盈告状,称审食其和吕雉有染,秽乱宫廷。
审食其和吕雉之间的关系本就暧昧不清,刘盈听到这个消息后,虽然不敢轻易动他的母亲,但还是立刻下令逮捕审食其,并准备将其诛杀。
在中国古代宫廷中,如果臣下与主人发生不正当关系,通常会诛杀臣下来掩盖主人的过错,刘盈此举也是按照惯例行事。
刘盈因为通奸之事要诛杀审食其,吕雉深知刘盈顾及自己的脸面,因此不便出面求情。
朝中大臣们都深受吕雉专权的迫害,个个都希望审食其早日死去,所以没有人愿意为他求情。
审食其身陷牢狱之中,惊恐万分,担心被诛杀,于是派人去找朱建寻求帮助。
审食其曾经帮助过朱建,朱建欠下了他一个人情。
朱建,一个品行高尚且自尊心极强的人,他自己必须要回报审食其的恩情,以便能够尽早地与审食其断绝关系。
这种君子般的行为和品德,往往被人们视为一种报恩文化的体现。
报恩文化深深地内化于个体的心灵之中,使得个体不愿意欠下人情债,一旦受恩,必然会想尽办法报答,否则内心将会背负沉重的内疚感。
与陆贾相似,朱建也是楚国人,同样以能言善辩着称。
最初,他曾担任英布的相国,但因某事而被罢免。
然而,不久之后,他再次被任命为英布的相国。当英布谋反时,朱建极力劝阻,但英布并未听从。
最终,英布战败,刘邦对朱建的劝谏表示感激,并封他为平原君,将他迁往长安。
但刘邦行事有时缺乏周全考虑,虽然迁了朱建到长安,却没有给予他生活上的支持,任由他在长安自生自灭。
由于朱建的清高自负,他不愿轻易与人交往,而长安的物价高昂,没过多久,他便陷入了贫困,全家只能喝粥度日,甚至经常需要赊账维持生计。
审食其虽然为人下贱,却也懂得分辨贤人与庸人。
当他见识到朱建那卓越的辩论才能以及高尚的品格时,心中生出了结交之意。
于是,他亲自登门拜访,希望能与朱建成为朋友。然而,朱建对审食其的行为深感厌恶,甚至用扫帚将他赶出家门,并紧闭大门,坚决拒绝与他来往。
不久之后,朱建的老母亲不幸离世,由于家境贫寒,他无力承担丧葬费用。无奈之下,朱建只好向好友陆贾求助。
陆贾爽快地答应了帮忙,但并非直接给予钱财,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巧妙的方式来帮助朱建。
陆贾是一位善于言辞的辩士,他的足迹遍布各地,消息灵通。
得知朱建拒绝与审食其交往的事情后,他心生一计,有意拉拢朱建和审食其。
送别朱建后,陆贾立刻前往审食其家中,满脸笑容地向他道贺。
审食其十分诧异,问陆贾为何要祝贺自己。陆贾解释说,朱建的老母亲刚刚去世,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