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中国旅游推荐 > 第277章 晋中市22(第1页)

第277章 晋中市22(第1页)

3。回銮寺,这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寺,位于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镇兴地村,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背景使其成为了众多游客和信徒的朝圣地。以下是对回銮寺的详细介绍:

###1。历史沿革

***起源与名称**:回銮寺始建于唐代,原名灵溪寺。后因唐太宗李世民在绵山礼佛未果,至此居住并起驾回銮而得名“回銮寺”。

***重建与修缮**:五代时期,回銮寺毁于战乱。北宋建隆三年(962年)重建,改称兴国寺,但北宋末年再次被损毁。金天会、大定年间(1161—1189年),寺庙再次重建,恢复原名“回銮寺”。此后,历经清康熙、民国等多次修缮与重建,特别是在2006年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

###2。建筑特色

***建筑布局**:回銮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562平方米,采用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分布有山门、天王殿、东西配殿、大雄宝殿、垛殿等共计50间建筑。

***建筑风格**:现存寺院保存完整,为元代建制。大雄宝殿、天王殿等主要建筑均为元代遗构,体现了宋元时期古建筑艺术的精髓。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采用单檐歇山顶,黄绿琉璃瓦剪边,梁架结构彻上露明造,四椽栿对前后搭牵通檐用四柱,体现了其古朴、凝重的建筑风格。

###3。文化价值

***古建筑艺术宝库**:回銮寺保存了较为丰富的宋元建筑原始构件和营造法实例信息,是宋元时期古建筑艺术的宝库。无论是寺内梁架结构的营造,还是粗狂简约的用材,都体现了所属时代的原始风貌。

***文化历史价值**:回銮寺不仅是初唐“与陕府蜀川天下三处同名寺貌”的着名古寺之一,还因其与唐太宗李世民的传说而名扬四海。此外,寺内尚存宋金以来各代碑碣二十余通,碑文内容涵盖了维修重建、佛教、政教、民事风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4。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回銮寺位于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镇兴地村,交通便利。

***开放时间**:全年开放,具体开放时间请查询当地旅游部门或官方网站。

***门票价格**:具体价格请查询当地旅游部门或官方网站。

总之,回銮寺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无论是对于古建筑爱好者还是对于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来说,回銮寺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旅游目的地。

4。介休市的绵山风景区。

**一、地理位置与概况**

介休绵山风景区,位于山西省中部的介休市东南20公里处,横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总面积达到294。75平方公里。它不仅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还是山西省政府首批公布的重点风景名胜区,更是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的发源地。

**二、自然环境**

1。**地形与海拔**:绵山主体在介休市境内,最高海拔2566。6米,相对高度在1400米以上。这样的高度和地形使得绵山拥有了独特而壮美的自然风光。

2。**气候与生态**:绵山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年平均降水量650mm。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8%,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三、历史文化**

绵山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纪念性节日——寒食节的原发地,距今已有2640余年的历史。春秋时,介子推携母隐居绵山,后因晋文公放火烧山而母子双亡。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形成了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又把寒食节的翌日定为“清明节”,并将与子推母子一起焚烧后又复活的那株柳树封为“清明柳”。

**四、景点介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