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书小说

读读书小说>南唐后人李煜 > 第247章 朕停不下来(第1页)

第247章 朕停不下来(第1页)

“清凉寺事件”是南唐灭佛运动的导火索,只要有了这样一个成功样例,李煜可以进行复制、执行,毫无顾忌的收割寺庙资产。

然而,从朝廷层面,李煜却不希望事态闹大,毕竟,早期李璟、李煜父子俩好佛的时候,很多官员出于“拍马屁”的需要,也跟风推崇佛教(比如韩熙载),如果将事态闹大,容易波及到一些朝中官员。

到时候,朝廷中人人自危,反而不是李煜想看到的。

他的目的无比纯粹、简单,就是为了捞钱而已。

因为小长老一句“金陵城中寺院均有隐匿的罪犯僧人”的证言,全城的秃驴人人自危,纷纷关闭寺庙、发布声明,与清凉寺撇清关系。

可是,金吾卫不会理会,他们接到的命令,就是对全部寺院进行清剿。

钱财方面,很好处理,统一充实国库就行了,至于人,只能说不难处理。

一部分确实是犯了重罪的,该砍头的就砍头,另一部分属于轻罪,甚至是无辜的,李煜也没打算放过,全部流放到岭南去。

需要开垦的荒地还有很多,需要修桥补路的地方也不少,需要开挖的河道更是不计胜数。

这些秃驴送过去,只要保证饿不死就行,好好干活。

事实上,这些和尚大可不必怨恨,因为未来一段时间,会有很多同行都会发配到岭南。

南唐僧人,何其多也!

运用这些宝贵的“人力资产”,李煜打通金陵到泉州、洪州到漳州的“水路大动脉”的计划,就能稳定的、长期的执行下去。

但同时,阻力也来了,首当其冲的就是信众反对。

这很正常,有信佛的,就有不信的,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寿昌元年,七月初一,第一波反对灭佛的运动,终于在金陵掀起了。

这在李煜意料之中。

成千上万的信众,不断向金陵府尹衙署聚集,一开始只是念经、静坐,到了后来,就开始捶胸顿足、哀嚎连天,跟死了爹一样,不对,就算是亲爹死了,也未必会哭的如此伤心。

换位思考,就不难理解这些信众们为何如此。

佛教之所以能够在中华大地上盛行,除了比较扯淡的“降妖除魔”理由之外,对于广大老百姓来说,非常符合他们朴素的价值观。

今生受苦,只要好好忍受,来世就能够轮回,获得幸福。

仅凭这一条,就比各种现代pUA手法要高明得多了。

无数穷苦百姓,将追求幸福的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来世,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这一世没有过好的希望。

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就是,此前,身为太子的原主李煜,对待佛教是无比虔诚,有他作为榜样作用,佛教才在南唐大行其道。

可如今呢,李煜翻脸不认“佛”,这让很多人的希望破灭了,能不闹吗?

故而,在某种意义上,佛教机构(包括尼姑庵)对社会稳定是有积极作用的,甚至一些寺院,也会提供教育、医疗等相关服务,不能彻底否定它的社会公益性。

李煜身为皇帝,他无法向每一个老百姓解释清楚,“灭佛”不是彻底消灭佛教,而是消灭“佛教蛀虫”,这种话,没人听,也没人听得懂。

老百姓看到的,就是一群群和尚被脱光了游街,即便知道事情的真相,也会绝对是对信仰的侮辱。

金陵府尹王奇峰焦头烂额,只能安抚游行的百姓,并一再公布僧人们的不法行为。

差役们再狠,军士们再硬,面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还是那种一动不动、任君殴打的老百姓,也是一点辙都没有。

李煜得知这种情况后,直接来到金吾卫管理的监狱,来见小长老。

新上任的金吾卫中郎将陈冠侯很有分寸,他知道小长老身份特殊,在皇帝没有特殊吩咐之前,对小长老进行了优待。

牢房很干净,吃喝也讲究,甚至还提供了佛经、佛像、佛香及木鱼等。

见到李煜的那一刻,小长老内心五味杂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