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宋老爹传下来的方法,可以对竹制物什杀青,增加韧性,这样做好的饭盒才不容易开裂。
这也是下了大本钱和大功夫的。
夫妻俩还要商量这东西怎么卖。
梅氏的意见是,饭盒跟水壶算作一套,一起卖,不单独拆开,买一套送一套筷子勺子。
宋大丫忍不住鼓掌:“娘,你可真会做生意!”
她娘都会无师自通会搞促销了!
“娘,你看,你要不也做几个挎包,专门装饭盒用?”宋大丫又给她娘出主意,“你绣东西那么好看,配着饭盒水壶一起卖,肯定好卖!
梅氏想了一下,摇头拒绝了。
“你爹做这个饭盒,取的人家家里没有竹子,又或者不方便做这个的。”
梅氏解释给女儿听。
“但是挎包这东西,名字听着新鲜,但家里有妇人的,看一下就会了。自己会的东西,谁还会花钱来买?”
宋大丫一想,这倒也是,是她膨胀,想当然了。
最终,夫妻俩选了几套中等大小的,把价格定在十二文一套。其他大大小小的,就在这个上面浮动两三文。
不算贵,也不算那么廉价。
这个宋大丫不懂,无权插话。
她就一个愿望。
“爹,娘,等你们卖出钱了,能不能给俺一文钱?”宋大丫可怜巴巴地说,“俺长这么大,还没摸过钱钱呢!”
“成!”梅氏答应得很爽快,“到时候给你一个,用红绳子穿了,给你挂脖子上。”
----------
又一个天亮,宋大郎跟梅氏都起了个大早,挑了一半饭盒去卖。
因为担心东西卖不出去,夫妻俩决定一起去,好多走些地方。
夫妻俩出门的时候,宋大丫刚好醒了。
一看,天还乌漆麻黑的呢!
眼下老百姓挣点钱真不容易。
但宋大丫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一来她没有金手指,二来就算有,她也不敢随便用。
“大丫,在家要听婆婆的话!”梅氏千叮万嘱,“千万不能偷偷跑出家去!”
“娘,你放心吧,俺就在屋里玩。”宋大丫乖巧地应了。
夫妻俩走了几里路,先去到隔壁肖家村。眼看肖家村没啥热闹气候,两人歇了口气,又走了几十里去到镇上。
宋大郎对镇上熟,选了个交叉路口,把摊子支棱起来。
今儿是赶集的日子,路上人很快多起来,推着鸡公车的,赶着牛车的,肩挑背扛的,拎着篮子的,各显神通。
宋大郎跟着吆喝,只不过两旁摊子的声音太嘈杂了,显不大出来。
梅氏就想着啊,他们做了这么多饭盒,不能白忙活,怎么样也得卖出去!
她本来就是个聪明人,当街也学着别人的样子喊起来。
“饭盒咧——
好看又实用的饭盒咧——
可以装饭、装菜、装粥——”
路人们好奇地看过来,看清楚之后也没觉得多新奇。
“这不是竹子做的碗吗?”有个挎着菜篮子的年轻娘子过来看。
“娘子好眼光!”梅氏先把人夸,再夸自家东西,“这可不是随便砍根竹子锯出来的碗,俺家这个饭盒,好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