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的酒厂对经营模式进行了调整,由原先的手工酿造全面转向机械化生产。尽管这一转变增加了资金投入,却显着提高了产量。
目前,这个小酒厂已经实现了从月产几百斤到几千斤的巨大飞跃。随着生产方式转变为机械化,用工人数大幅减少,因此他们节省了不少开支。由此,利润逐渐显现出来。现在,何雨柱考虑用这笔新获得的利润重新装修餐厅,并聘请几位员工减轻徐慧真的负担。
他对徐慧真说:“慧真,如今我们的酒厂每个月都在盈利,你也可以不再像以前那样劳累了。”
“真的?那太好了!”徐慧真惊喜地回应。何雨柱肯定了这一点并告诉她,他与朋友们商议后决定让朋友入股。
虽然担心可能面临的风险,但看到何雨柱详尽的计划和手中的积蓄让她渐渐放下担忧。
这段时间,他们家的生活过得非常平稳且幸福,唯一的遗憾是,因为工作需求,何雨柱频繁外出应酬,减少了陪孩子的时间。即便如此,理解他的辛苦,她也只是偶尔提及。
在一天晚上结束工作的时刻,一个意外来访者在工厂门外找到了即将离开的何雨柱。“何老板,外面有人找您。”
听到工人这样说,何雨柱略显意外:是谁来找他呢?
原来竟是刘老板。对方一见他就直入主题:“我有话要说。”何雨柱知道这事一定重要,遂将客人带到了办公室。
两人坐定后,刘老板直接问:“听说你们现在有不少积蓄?”得知确认的消息,刘老板提出请求借贷的事宜,这让何雨柱着实有些措手不及。
刘老板经营茶馆已有十几年,按任何标准衡量,他都远比何雨柱富有。然而今天,刘老板居然提出向何雨柱借钱,这让何雨柱有些费解。
“刘哥,你是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何雨柱问道。
“可以这么说吧。”刘老板简短回答,并未进一步解释。
“刘哥若是遇到了困难,直接告诉我就是了,我们不必客气。”何雨柱说。“好。”刘老板点头称是。
随即刘老板直言不讳:“我最近碰上一些麻烦,需要借一笔钱,数额不多,也就是十万。”
“十万?”何雨柱略带嘲讽的笑了,接着道,“对普通人来说,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何况……”他也知道这么大笔的钱对他来说确实是个大问题。
“虽然不是小数,但现在我很急需这笔钱,你可以放心,我一定会如期归还。”刘老板坚定地表示。
何雨柱心里有些犹豫,十万确实是一笔巨款,自己既没有也未必敢轻易借出去这样一笔资金。“既然刘哥有急需,我当然想帮你,只是我现在手中确实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
“没关系,你什么时候有了再给我好了。”刘老板说道并提议立下借条为凭据,以证明这笔债务。
当何雨柱见到刘老板真的拿出纸和笔写借条,并盖上了指印,他的惊讶显而易见。“刘哥真要用借条的形式确认吗?”他问时带着疑惑。
“那当然,这也是对我和你之间信用的一个证明。”刘老板肯定地说,随后递给何雨柱这张借条。
何雨柱依旧不太相信,但他意识到刘老板的诚意和认真。
面对刘老板提出的借十万元的要求及提供的担保手段(借条),何雨柱显得很困惑,因为这超出了他能承担的能力范围以及他对彼此关系的理解。“难道你觉得我有钱而不愿意借?”何雨柱递给了刘老板一个存折试图证明自己并非不愿意帮助,而是实在没有这么多钱。
刘老板看过后点点头,似乎明白了何雨柱的真实情况。
那天晚些时候,何雨柱将这一系列事件告知了妻子徐慧真。
“这个刘老板,他竟然真的写下了借条?”徐慧真听完感到惊讶。
“没错。”何雨柱点了点头。
她又追问了几句,“他会不会是觉得你有钱却不肯借?”
何雨柱摇了摇头,“我不知道,总之我没借给他钱。如果我真的有足够的钱来帮他的忙或许会有所不同。”
对于这件事他们都有些不知所措,直到何雨柱被徐慧真建议或许应该考虑去借钱给他的朋友。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可能刘老板确实遭遇了某种紧急情况,但同时他们也知道自身状况无法负担如此庞大的借款要求。于是事情就这样被放下来思考,究竟应不应该帮忙。
这位刘老板的确有些反常,他提出了十万块钱的借款请求,却没有说明具体的用途。虽然有了借条作为保证,何雨柱心里还是感到不踏实。
他心想,或许可以借钱给他一试,毕竟刘老板开茶馆这么些年,信用应当没有问题。思前想后,何雨柱又重新审视了一遍那张借条,上面注明了借款十万元,月利率百分之五,还款期限一个月。确认无误后,他小心地收起了借条。
“雨柱,你觉得他真的会还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