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这也不利于中央的军权集中,募兵接受地方节度使的直接管辖。
军权旁落,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于是现在□□也有了。地方节度使们手握地方军政大权,只需要一个念头,就能把火烧起来了。
唐玄宗亲信的那些佞臣小人成为了手执火把的人。这里我们要介绍安史之乱的两个重要人物。
第一个,杨国忠,他是时任右相,靠着溜须拍马和揣度圣意的本事,深得唐玄宗的宠信。他是一个没什么真才实干的人,贪污受贿样样拿手。
第二个,就是反叛军的首领安禄山。他受到盛宠,平步青云,是三个镇的节度使,被封为东平郡王。身居高位的他和杨国忠两个人在朝廷上很不对付。
安禄山是将领出身,对杨国忠不太看得起,在这样的环境压力下,杨国忠担心安禄山手握军权,压自己一头,就开始在唐玄宗耳边吹风,说安禄山一看就是未来要谋反的样子。
唐玄宗对此一笑而过,他根本不相信安禄山真的会背叛自己,反而斥责杨国忠这番言行。
杨国忠和安禄山的矛盾愈演愈烈,杨国忠终于决心要撺掇安禄山谋反,这样他就是唐玄宗身边最亲近且具有唯一性的忠臣了。
为了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他设计挑拨安禄山对唐玄宗的信任。同时安禄山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环境的变化让他看到了取而代之的可能,野心开始蔓延生长。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发动十五万大军,打着清剿杨国忠的口号,攻向长安城。
唐玄宗晚年大概是真的糊涂了,在此时的他身上,你看不到半点年轻时的生机,安禄山的大军都出发了,他已然不愿意相信安禄山会叛变。
直到反叛军真的占领了一块实际的土地,唐玄宗才安排起反击事宜。
然而这次叛乱并没有唐玄宗想得那么简单,等到天宝十五年的时候,潼关失守,长安就如同待宰的羔羊。
唐玄宗、太子李亨、高力士和杨国忠闻讯出逃长安,他们来到了一个经典的地方,马嵬坡。
这里发生了什么,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杨国忠自食恶果惨死,高力士逼死杨贵妃,太子李亨留下,唐玄宗继续前往蜀地。】
李家父子听到这里,对这个后辈已经是非常不满。
真是没用的东西,我们都是亲贤远佞,他倒好,听一个弄臣搬弄是非,连长安都丢了,这下大唐不会真的要栽在他手里吧。
李渊无处发泄,瞪了李世民一眼:“你的好子孙。”
李世民没有顶撞父皇,默默继续抄录着,他自己心里回了一句:“也是父皇的好子孙。”
两人心中对李隆基的不满,和对大唐风雨漂泊命运的担忧,同时达到了顶峰。
——难怪之前说唐诗的风格转变如此之大呢,这都要亡国了,能还一样吗?
【好在大唐气数未尽,李亨留了下来,安禄山那里也出现了变数。
安禄山生了眼疾,逐渐不能目视,脾气也越发暴躁,在自己称帝的第二年,被自己的儿子和手下合谋给杀了。
这一年中,李亨和安禄山的部队进行了大大小小战役若干,在李亨及其朝臣的共同努力下,长安被收复回来,李隆基也被迎接回长安。
不过皇帝这个位子显然不应该再让晚年无能的李隆基继续做下去了,这长安城可都是李亨打下来的,于是李亨正式成为了新一任唐皇,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唐肃宗。
五年后,唐玄宗和唐肃宗先后病逝,下一任接班人是唐代宗李豫。
唐代宗继续了父辈的平叛事业,知道他即位第二年,这场历经了祖孙三代人的安史之乱,才终于落幕。】
“幸而大唐气数未尽,若真是因为这不肖子孙葬送了这大好的前程,这唐玄宗真不该生出来!”李渊气得脑袋有些发晕,大骂道。
李世民还比较清醒:“天幕既言,唐玄宗也曾造开元盛世,也许并非完全不可用。”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
因为他也不知该如何去评判这个子孙。他所知的也不过是天幕告知的,他甚至都不知这是哪一辈的子孙。
罢了,这也不是他所能管到的。
李渊也消了些气,没有再多骂什么——至少大唐还在,李家的天下也还在。
【虽然这场叛乱结束了吗,但是七年的战火与硝烟还是给这个帝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伤害。
北方黄河流域地区受到战火波及,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的打击,叛军对民众采取的是一种非常粗暴的战略,和当年刘邦“约法三章”那一套几乎是完全反着来的,其所到之处的景象也可想而知了。
除此之外,藩镇割据势力也在这样的战争后变得更为独立且强大,唐朝的中央集权被进一步削弱,再加上宦官专权的问题,那个曾今的开元盛世再也回不来了。
虽然在安史之乱之后,客观来说,政治、紧急、文化与民族关系上,唐朝仍然延续了开元天宝年间的繁华,但这是因为大唐一百多年积累
足够丰厚,所以还不至于立刻露出倾颓之相。实质上,曾经那种开明轻快的政治之风和大唐子民们幸福快乐的生活,是一去不复返了。
贞观之治也好,开元盛世也好,在之后都不会再出现了。之后的唐宪宗“元和中兴”与唐武宗“会昌中兴”,说起来好听,但是和初唐盛唐的风采相比,差的也有点远。彼时的环境和君主的才能,和天可汗都根本比不了。在这样的腐朽统治里,大唐逐渐走向更黑暗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