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丞相在东柏遇刺身亡了。”杨愔缓缓落跪,声音幽咽。
“里面那人……”
“那是陈常侍。”
“陈元康?!”孝瓘一把抢过杨愔手中的象牙笏。
杨愔重重的叹了口气,“东柏血案,太原公赶到时,元康伤重,大丞相却已无气息,为了掩人耳目,太原公命元康换上丞相的衣服,携琅琊公主返回此处。对外只道丞相受伤,并无大碍,这样朝中的局势才得以稳定。谁料元康在夜间也伤重不治……他母亲从东柏堂闹到朱华阁,引得朝野议论纷纷,太原公这才命微臣请出丞相专笏,拟了这道‘出使南镜’的旨意。至于琅琊公主……太原公疑她与血案有所牵连,命刘桃枝施以严刑,恐是没有挨过去……”
“不对!不可能!家家只说父王受伤,命我过来侍奉的!”孝瓘终究是个孩子,他抓着最后一根稻草,执拗的不肯放手。
“事关重大,太原公在与家书中也未敢直言真相,只是恳请一位公子过来侍奉丞相。太妃知晓利害,回信说长兄与世子不宜此时赴邺,只在您与二公子中择一人前往。”
“所以我来此只是……佯作奉亲之态掩人耳目?”
杨愔目光沉重的点点头,“太原公已亲往霸府,接手晋阳军政,待时机成熟,方可行大丧之礼。”
“那我父王呢……我想再看他一眼……”
“事发当日,太原公已命人架起薪火,将所有遇难之人赴之荼毗。”
孝瓘背身蹲下,双手抱着膝盖,单薄的身子剧烈的颤抖。
杨愔跪在他身畔,想说句“节哀顺变”,却觉肤浅无意。只是低声嘱咐了一句,“邺城风起云涌,情势危急,太原公不在朝中,公子聪慧,一定要守住这里的机要!”
“杨尚书……”孝瓘缓缓抬起头,他眼圈鼻尖皆红,面上却已无泪痕,“我年纪尚小,恐难当重任,几位叔父原在邺城,不知可否同驻王府?”
杨愔知他说的是老丞相庶出的几位公子,却摇头道:“外人眼中,大丞相只受了些轻伤,公子过来,也不过是转达太妃娘娘的慰问之意。若此处人过多,外面更会议论纷纷,反而不利于保守秘密。”
诚如杨愔此前所料,齐王府的宾客络绎不绝,打着各种名目求见丞相。初时,访客们还都有礼有节,不敢造次。
随着流言的散播,朝野上下焦虑难安,很多人在齐王府门口徘徊。当他们再次叩开王府的大门,面对这个未经世事的少年,已无法再像前次那般彬彬有礼。
他们本就阴险而狡猾,傲慢且凶恶,只是慑于高氏,才佯装出忠顺。如今,野心膨胀,欲望燃烧,他们早已现了原形。
然而眼前这白净纤瘦的少年,神情自若,谈笑如常,又令他们疑虑丛生,不敢做僭越之事。
接连数日,他们竟无法从齐王府打探出任何有价值的消息。
值此胶着间,齐王府忽来了几名醉酒莽汉,为首的竟是追随高欢多年的左卫将军薛孤延。他借着酒劲,硬闯到内院,正迎上闻讯赶来的孝瓘。
孝瓘抽出佩剑,银光一闪,剑尖已抵在薛孤延的咽喉。
薛孤延酒醒了几分,嘴中虽还骂着,身体已不由自主的后退了。
“哪里来得小猴崽子!”他打量着孝瓘,口气极尽鄙视,“老子斗霹雳那会,你还是个蛋呢!”
当年高欢路遇暴雨,命薛孤延探路,谁料一个雷劈在他脸上,他竟还能呼杀叫喊,归来发现被烧了须发,高欢打趣他:“薛孤延乃能与霹雳斗。”
“我乃齐王四公子。”
“四公子?!”薛孤延冷笑着,“别说是四公子,就算是世子,老子也不放在眼里!历朝历代的世子,老子就没放在眼里过!”
他这样叫嚣,明显是将高澄也算了进去。
孝瓘全然不睬,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将此人逼出内庭。
薛孤延虽利剑抵喉,被迫后退,嘴里却也不闲着,依旧招呼着其他醉汉,“你们进去帮我问问齐王,他凭什么让咱在阶下饮酒!咱可把脑袋悬在□□上,他呢,他的□□就他妈没提上过!”
他这一句,引来众人哄笑,才刚随之退了几步的醉汉,又都往内庭涌去。
孝瓘大急,腕上猛然加力,剑尖“卟”的刺入了薛孤延的喉咙。
薛孤延一声惨叫,孝瓘一拔宝剑,血也随之飙到了脸上。
孝瓘愣在当场,他唇齿微颤,用剑抵着地面,才不至于摔倒。
此时,杨愔已闻讯赶到,他跑过去一把抱住孝瓘,高声言道:“擅闯齐王府者,罪同此人。”
“他们都是颍川大捷的功臣,却不想在华林宴上受了大王的侮辱,被人利用才来此闹事的。”
杨愔边解释,边扶着孝瓘走回内庭。
“四公子处事果决,有先祖之风。”
自此之后,来齐王府的人似是少了,即便是有所窥伺,也仅是旁敲侧击,迂回打探。
直至年底,已然安置好军政要务的高洋在晋阳宣布了兄长高澄遇害的消息。次年正月辛酉,皇帝在东堂为已故齐王举行了哀悼仪式。